为有源头活水来!潮安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获“粤治”优秀案例

( )

时间:2018-04-27 17:04:35   来源:本单位



为有源头活水来!潮安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获“粤治”优秀案例



    4月25日,第五届“粤治—治理现代化”广东探索经验交流会在广州举行。《潮安区创新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重塑岭南水乡全新风貌》案例从全省1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最终获评“粤治—治理能力现代化”2017—2018年度政府治理创新类优秀案例。 



    第五届“粤治—治理现代化”广东探索经验交流会暨“粤治—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评审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承办,迄今已连续举办五届。在这五届的评选中,潮州市先后凭借《潮州“一站式”网络问政机制》、《潮州创建乡贤咨询委员会,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及本届《潮安创新环境综合治理模式,重塑岭南水乡全新风貌》三度获得优秀案例。 


    据了解,2017-2018年度优秀案例推介活动从2月份启动,围绕政府治理创新、舆情引导、大数据与公共服务三部分展开,组委会共收集了广东省各党委、机关、企事业单位上百个案例,经过由各大高校和主流媒体组成的优秀案例评审委员会对入围的57个案例进行评议和投票,最终评选出23个优秀案例。 



    此次获评的《潮安创新环境综合治理模式,重塑岭南水乡全新风貌》案例主要是聚焦近两年以来,潮安区以水环境治理为统领,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位于桑浦山下的潮州市潮安区,河溪纵横,水系发达,曾是潮汕平原有名的“鱼米之乡”。前些年,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受到破坏,“鱼米之乡”几成“污染重镇”。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这是解决大气、水、土壤等各种污染问题的重要要求。 


    在这一要求的指引下,潮安区在潮州市的统筹下,以水环境治理为统领,创新环境综合治理模式,“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一体同治,不到两年时间,美丽整洁的岭南水乡风貌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 



    为有源头活水来!变化背后,是潮安创新实施了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在“不锈钢产业重镇”也是“污染重灾区”彩塘镇开展了全水域综合治理。 


    在实践中,潮安形成了以水环境治理为统领,坚持拆建管并举,以拆治顽疾、以建补欠账、以管保长效的治理模式。



     潮州市委常委、潮安区委书记林小群说,在主体上,潮安实施“党建+”模式,强化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党员干部“带头干,作表率”,借助村一级老人组、乡贤咨询委员会等民间力量,推动法治、自治、德治“三治同理”;在体系上,潮安围绕“统一部署、分级实施,属地负责、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集中整治”24字口诀,形成具长效性、可示范性的治理体系;在机制上,潮安以“河长制”为统领,完善区、镇(场)、村三级“河长”管理制度,责任到单位、责任到人,建起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在路径上,全面实施“水岸同治”,“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一体同治。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潮安已拆除辖区内各河、溪、沟、渠、塘沿岸5米范围内违法构(搭)建物面积约80万平方米,清淤约200公里,清除垃圾杂物13.62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水环境综合治理之后,潮安逐渐编织起环境治理的“四张网”,即城乡垃圾处理体系、生活污水处理体系、产业污染治理体系和江河自然生态体系。 

眼下,以彩塘镇为示范,庵埠镇全域水系整治也已启动,包括枫江溪、文祠水等水系整治等一系列工程也已同步推进。潮安区水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潮安一系列水系连通工程已陆续启动,包括“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安揭引韩”“东凤引韩”等。届时,通过引进韩江水,潮安河畅水清指日可待。 




    ■获奖理由: 

    产业重镇如何脱掉“污染重灾区”帽子?潮州潮安区以水环境治理为统领,严格落实“河长制”,坚持拆监管并举,全面实施“水岸同治”,在实践中形成“统一部署、分级实施,属地负责、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集中整治”的治理体系,探索出一条以治理促转型的环境综合治理路径。 


    ■专家点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阮思余表示,从实地走访和资料对比可以看出,潮安水岸同治用时短,见效快,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些成效主要源于地方政府治理方法有效与治理能力提升,即采用协商共治的方法解决环境治理和污水资源治理。 


    阮思余认为,潮安需要系统总结水岸同治的经验,总结凝炼环境治理和污水治理的潮安经验。当然,在解决好环境治理和污水治理之后,还得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真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是潮安下一步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和重点。 

  • 版权所有:潮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办:潮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潮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南方新闻网
  •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768-12345
  • 粤公网安备:44510202000107
  • 网站标识码:4451000042
  • 粤ICP备17100516号-2
  •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