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被评为广东“实体经济十条”地市“最强宣贯”第二名
( )
潮州市被评为广东“实体经济十条”地市“最强宣贯”第二名
日前,《广东“实体经济十条”评估报告》出台,潮州市被评为“实体经济十条”地市“最强宣贯”第二名,其中有过政策讨论的企业占比83.3%,在各地市中排名第一;政策发布三周内知悉的企业占比61.1%,在各地市中排名第三。近年来,潮州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首位,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战略机遇,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措施,持之以恒改善营商环境、塑造良好形象,全面提升潮州发展竞争力。据广东省工商局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2017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2017年潮州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跃居粤东西北各市首位,处于全省第6位。2017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30.9%,合同利用外资实现倍增。
一、迅速响应,大力开展政策宣贯工作。通过召开宣讲培训会、编印政策汇编、走访企业、重点辅导等方式,将“实体经济十条”及我市近期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一并宣传贯彻到全市中小微企业、企业管理层、镇街及基层部门工作人员,切实帮助广大企业用足用活用好政策。
二、因地制宜,扶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这一核心目标,潮州市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及时对正在制订的系列扶持措施进行修改完善,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政策措施全面融入到每一项具体执行措施中,切实提升政府落实执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效确保省“实体经济十条”在我市落实落地,真正达到减轻企业负担、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千方百计,确保“政策红利”落实到位。坚持真抓实干、大胆让利,千方百计为制造业企业降成本、减负担,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在降低税费负担方面,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纳税专题辅导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辅导,确保纳税人理解好、掌握好、运用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在降低用地成本方面,通过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优化工业用地出让方式,探索采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用地方式,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切实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在降低用工成本方面,通过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和工伤保险费率,切实降低企业职工参保缴费成本;在降低用电用能成本方面,通过降低大工业电度电价、一般工商业电度电价,以及高可靠性供电费用和临时接电费用的征收标准,加快燃气管网建设,统筹降低天然气售价,切实降低工业用电用气成本;在降低运输成本方面,通过完善潮州交通路网,积极推动公铁联运试点工作,加快潮汕站改扩建,为企业打造良好的物流运输环境;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鼓励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组建潮州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担保机构,扩充新一轮技术改造新增专项风险补偿资金池,切实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下大力气推动华南最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一批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加快培育发展新型电子材料(工业陶瓷)、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环保新能源、装配式建筑等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在鼓励开展技术改造方面,积极落实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事后奖补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应,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有效促进产业综合竞争力和企业发展效益“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