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接服务 助推提质增效——饶平检验检疫局出台助推经济提质增效十项措施
( )
近段时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饶平检验检疫局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结合国家质检总局和广东检验检疫局关于做好质量提升工作要求,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围绕质量提升这一重点,制定出台推动地方经济提质增效十项措施,得到市政府分管领导的肯定,作出“饶平检验检疫局积极履职,工作措施好,值得推广”的批示。
一、主动对接服务,增强发展动力。一是积极参与地方园区建设。聚焦饶平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闽粤经济合作区(潮州港经济开发区)建设、饶平县樟溪低碳工业园区建设,成立专项帮扶小组,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以主动介入方式为园区建设提供政策、技术和信息等全程跟踪服务。二是主动对接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检验检疫职能和技术优势,主动支持和推进辖区小红山集装箱综合码头、益海嘉里潮州粮油生产销售基地、华丰中天化工园丙烷脱氢(PDH)项目、泰富重装机电返修再出口特殊监管区等地方引资项目建设,并以项目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实行分类指导,开展个性化帮扶,为重大项目量身定制检验检疫工作方案和优惠政策,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动重大项目顺利落地饶平。三是全力支持重要工作部署。一方面,主动承担饶平县“质量强县”示范城市有关考核任务,重点围绕出口食品、水产品、工艺木制品、陶瓷、玩具、水族器材等分项细化工作方案,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有序参与“质量强县”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另方面,大力推动饶平县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力支持饶平县建立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以此带动周边区域与上下游产业链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的提升,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
二、加大帮扶力度,提升发展质量。一是提升饶平县传统出口优势产业质量水平。聚焦传统出口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加大帮扶力度,协助、指导辖区活鱼、冷冻水产品、木制品、陶瓷等出口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行业质量水平。同时,发挥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传统优势出口产业上规模、提档次、塑品牌、增效益,不断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巩固贸易传统优势,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二是应用原产地政策拉动优质产品出口。实施饶平检验检疫局辖区企业在全国原产地签证一体化,落实企业一地备案、多点签证模式;开展原产地服务“私人定制”,为重点企业制定精准帮扶方案,切实帮扶企业获得国外关税减免,有效降低成本、开拓市场。三是促进大宗商品进口指定口岸建设发展。积极发挥职能优势,服务大宗商品“大进大出”和“优进优出”,推动潮州港取得进口粮食、水果等大宗商品进口指定口岸资格,推进已取得进口冻肉指定口岸资格运营企业做大做强。
三、发掘资源优势,强化发展支撑。一是推进通关便利化。持续推进辖区无纸化报检全覆盖和“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上线全覆盖;加大出口直放和进口直通实施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降低抽批率,低风险货物实行放行零等待;优化检验检疫工作流程,进一步缩短检验检疫通关时长,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二是强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应对能力。发挥饶平检验检疫局技贸小组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推动辖区重点出口水产品输韩活鱼的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法规和贸易措施的研究与应对,及时收集国外进出口商品强制性法规、检验检测、产品技术标准等要求,为饶平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三是推进饶平辖区“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出口食品企业“逐一帮扶”行动计划,采取“一厂一策”、“一品一策”措施,为企业提供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服务目标与实际要求相结合的精准帮扶,帮助促进行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管理升级,完善软硬件设施,提高综合实力,全力助推饶平扩大内外销产品“三同”范围。四是提升检验检疫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加强仪器设备投入,进一步拓宽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饶平分中心的检验检测范围,提升分中心检测能力和水平,发挥好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推动质量效益提升的关键作用,更好满足地方外贸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