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
多措并举 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近年来,我市以产业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造“新兴产业强市”为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发展。2016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95.55亿元,增长7.2%;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为71.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7.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为71.9%,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经济内生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创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一是抓好工业技术改造。积极做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立项备案工作,建立技改投资动态项目储备库,完善项目进展报送和统计制度。同时,贯彻落实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事后奖补等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技术改造风险补偿基金的导向作用,着力解决企业技术改造中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积极争取省股权投资、贷款贴息和事后奖补等方式的资金扶持,鼓励工业企业加大力度开展技术改造工作。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制定并实施“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培育新电子、新能源、新医药三大特色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目前,潮州拥有“新型电子材料”和“新型环保包装材料”2个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数量列粤东西北地区首位。三是打造最佳创新基地。鼓励企业组建产业共性研发基地,推动企业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目前已建成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2家,数量位列粤东西北地区首位。围绕陶瓷、食品及包装印刷、不锈钢制品、农业种养及加工等支柱产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 7个专业镇上榜《广东省专业镇创新指数》,上榜数居粤东各市首位。凤泉湖“互联网+制造”小镇被列入省培育小镇。通过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将潮州—中山产业创新创意园打造成为基础性、公共性、公益性的重大公共科技服务机构,目前该园已助推潮州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帮助全市197家陶瓷出口企业获得输美认证资格,约占全国企业的四分之一。
二、建设工业企业基本信息库,推动民营企业“小升规”。出台《潮州市推进工业企业“小升规”四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壮大规模,着力营造依法管理、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一是抓好“小升规”工作。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减轻税费负担,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代偿补偿资金和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的增信放大作用,优化工业用地及市场开拓等资源配置,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工业企业上规模提档次。二是建立全市工业企业基本信息库。通过开展工业企业基本情况摸查,掌握全市工业企业家底,搭建起市、县、镇、企四级大数据服务平台,为下来有的放矢制订扶持工业企业发展政策措施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机构作用,形成政府资金的规模效应和杠杆放大效应,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全市征集并已入库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贷款企业达151家,贷款企业10家,贷款金额2595万元。
三、传承弘扬传统工艺美术,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加大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力度,擦亮“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城市名牌,不断探索我市特色工艺美术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道路。一方面,推动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成立。今年3月,我市举办了首届中国刺绣传统工艺振兴论坛暨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成立仪式,为传统工艺美术进一步探索产品创新研发、品牌化经营与规模化发展搭建实践平台,也为我市服装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加快搭建传统工艺美术展示平台。举办2016中国(潮州)国际婚纱礼服周、2016广东(潮州)工艺美术精品展等活动,积极推进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博览园的筹建工作,努力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制作、展示交易、培训交流和旅游等多种功能的文化创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