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我日用陶瓷开展反倾销影响情况及建议

( )

2013-05-21 19:34
发布单位:市府办-信息科
【浏览字体:

欧盟对我日用陶瓷开展反倾销影响情况及建议

 

自欧盟2012年2月16日正式宣布对从我国出口的日用陶瓷餐、厨具开展反倾销调查立案以来,经过15个月时间的中欧双方多场博弈,欧盟对我国日用陶瓷反倾销案随着终裁结果公布终于尘埃落定。2013年5月15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日用陶瓷餐、厨具正式做出反倾销最终裁决,从2013年5月16日开始,对出口欧盟的中国的日用陶瓷餐、厨具,欧盟将征收至少为期约5年的反倾销税。在该案中,我国参加应诉的企业有460多家。终裁结果是:除5家被强制应诉生产型出口企业(被抽样企业)分别各获得13.1%、17.6%、18.3%、22.9%和23.4%不同单独税率外(我市无被抽样企业),其余407家生产型出口企业(应诉成功的非抽样企业)均获得17.9%的平均税率,而其他未参加应诉或应诉不成功的企业均执行36.1%的最高税率。

本案我市日用陶瓷出口欧盟市场企业共有200家,涉案金额1.84亿美元,占全国涉案出口总额的25%。我市参加应诉的企业共146家,应诉企业出口欧盟的金额占全市涉案总额的94%。据初步统计,该案获得平均税率407家中,我市有超过150家企业(含关联企业)成功参加应诉并获得17.9%的平均税率,占全国获得平均税率应诉企业的37%以上。反倾销案对我市陶瓷出口欧盟市场造成明显影响。据海关统计,去年,我市出口欧盟陶瓷产品同比下降8.1 %,今年1-3月,对欧盟出口仅4055万美元,下降20.8%;均与此案之前结果的不确定性有直接关系。随着终裁结果的公布,我市对欧出口状况或将会出现一定量的回升。但是,贸易保护主义招头并将长期影响我市陶瓷出口将成为常态。因此,陶瓷产业的发展必须苦练内功,同时逐步完善反倾销应对机制。

一是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建设,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转变营销观念,变“以价取胜”为“以质取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及时为企业提供产品目标市场供求信息、产品成本构成信息,以及推动形成产品价格控制体系,引导企业把握出口价格合理底线,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二是推动市场向多元化发展。逐步优化陶瓷产业外贸国际市场布局,加强信息沟通和市场调研,深度挖掘国际市场,主动推动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引导企业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力度开拓有发展潜力、互补性强的俄罗斯、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与此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在海外投资合作、设厂生产等多元化手段,通过“曲线发展”避开欧盟的门槛,有效地规避贸易摩擦风险。

三是健全应对反倾销长效机制。此次反倾销案是我市有史以来第一次主动参与应对国际贸易诉讼,同时也为我们积累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宝贵经验。针对国际贸易摩擦高发的态势,继续进一步完善上级部门、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出口企业的“四方联动”机制,建立应对反倾销信息系统,完善快速预警机制。同时加强宣传和培训,帮助企业提高有效应对反倾销的工作能力,减少和防范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市出口的冲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