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构建五大发展平台 力推陶瓷产业集群发展
( )
潮州市是中国瓷都, 2011年,全市陶瓷及其附属产品产值500多亿元,是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卫浴洁具和技术陶瓷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市每年生产的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和卫浴洁具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5%、30%和50%左右。潮州技术陶瓷中的陶瓷基体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是全世界著名的陶瓷基体供应基地。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形势复杂多变,对陶瓷等传统出口型产业冲击较大,但潮州市始终将陶瓷产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植根本土的特色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力促陶瓷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使陶瓷产业继续在国内陶瓷产区当好排头兵。今年6月,中国轻工联合会经复审,同意继续授予我市“中国瓷都·潮州”称号。今年1-10月,潮州陶瓷在出口形势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工业增加值仍实现16.8%的增长。在促进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方面,主要构建五个发展平台。
一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高度重视协会建设,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成立了陶瓷行业协会,该协会目前已成为国内最成功的行业协会之一,在应对反倾销、主导和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评为5A级协会。我市成立的陶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还有:潮州市陶瓷研究院、韩山师院陶瓷学院、广东枫溪陶瓷研究所、广东陶瓷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陶瓷检测中心(潮州)和国家陶瓷及水暖产品检测中心、国家级的出口陶瓷产品检测中心、国家卫生陶瓷模具中心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等等,为企业提供了技术、人才、咨询等的全方位服务。
二是构建产业创新平台。市政府与广东省经信委签署“省市共建先进陶瓷制造业基地”协议,联手加强了陶瓷产业的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提高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的建设,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提供科研技术基础。近几年,先后投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资金达200多亿元,投入窑炉改造的资金超百亿。全市陶瓷行业建立省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6家。
三是构建市场拓展平台。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潮州陶瓷目前已基本形成国内外两个市场并举的销售网络。外销方面,以每年的春秋两届交易会为重点,并组织企业参加德国的法兰克福、英国的伯明翰、意大利的米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和俄罗斯的莫斯科等大型展会。内销方面,近年来,市政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国内中心城市和本地举办了各种陶瓷展销会、博览会、商品大集和设计大赛,这些展销和推介活动都引起轰动效应,对提高潮州陶瓷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潮州陶瓷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加快本地的市场建设,正抓紧建设潮州国际陶瓷交易中心、中国瓷都陶瓷国际采购中心、潮州陶瓷电子商务平台等。
四是构建集聚发展平台。潮州陶瓷目前已形成以枫溪为龙头带动,其他县区共同竞相发展的区域性布局。经过政府的引导扶持,目前,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在本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除陶瓷生产企业自身的产品研发、生产外,上游的燃料、原料、机械、窑炉、模具、耐火材料、花纸等;下游的包装、物流、贸易等等都形成配套。为促进陶瓷产业的集约发展、有序发展,我市大力发展了枫溪如意、潮安古巷、铁铺、市开发区北片和饶平的三饶、新丰等陶瓷工业园区,为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最近,还在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园径南分园中,专门划出区域,建设陶瓷分园,力促陶瓷产业的集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五是构建节能降耗平台。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通过突出抓好管理、产品、工艺、技术、废料回收和能耗标准等方面的创新,使节能降耗取得较好成效。目前,潮州陶瓷产区的单位产品能耗量比国内同行业平均能耗量低于10%以上,同时在排放方面完全达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