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突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

2025-05-17 00:41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 2025年4月在潮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

        2024年9月,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工作报告》),并提出了审议意见,要求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责成相关单位认真研究整改措施,限期整改落实,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审计整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高站位谋划部署审计整改工作。市审计局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将《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所有问题纳入整改范围,向3个县区、39个单位发出整改通知和问题清单,全面落实审计整改责任;有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认真落实专项整改任务。市审计局将重大问题移送有关部门重点查办或督办,开展整改情况专项检查,合力推动审计整改取得扎实成效。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审计整改工作部署和成效

        全市各县区、各单位认真执行落实审议意见,抓紧抓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各项工作部署,审计整改成效更加彰显。

        (一)以更高标准强化审计整改领导。2024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抓好审计整改作出具体批示。何晓军书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刘胜市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2019至2023年审计查出尚未完成整改问题,部署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市委审计委员会印发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分工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主管部门职责分工,推动整改工作扎实开展。

        (二)以更强担当扛起审计整改责任。各县区各单位从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和落实审计整改,切实扛起审计整改责任。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整改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等形式部署审计整改工作,全面对照审计查出问题清单及责任清单逐项限时推进整改。主管部门加强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对主管领域审计整改工作跟进进度、定期检查、严控时限,推动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市审计局以更强担当狠抓督促检查,以“清仓见底”的决心组织2019年以来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行动,通过发送整改提醒函、组织现场督导、与整改第一责任人“面对面”研究整改工作、开展整改情况通报、提前介入审计整改督促检查等方式,推动应改尽改、能改尽改。

        (三)以更实举措凝聚审计整改合力。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专题调研,对“百千万工程”等重点领域审计整改情况开展监督。市委、市政府将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整改落实列入清底消薄重要薄弱点限期改善并由市级督办推进,市政府督查室对8个重点审计项目43个问题开展专项督办。审计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法治督察等各类监督联动协作,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对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结果进行通报,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市审计局首次在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中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结果进行公告,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四)以更大成效彰显审计整改结果。截至2025年3月底,《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105个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95个,整改率90.48%,比去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其中要求立行立改的76个问题、分阶段整改的23个问题、持续整改的6个问题,分别已完成整改74个、16个、5个(占97.37%、69.57%、83.33%)。针对尚未完成整改事项,已督促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措施或整改计划,明确阶段性任务,按计划加快推进。全市共完成整改金额10.51亿元,比去年增加7.76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31项,追责问责2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总体进展顺利,以改促建、以改促管、以改促治取得较大成效。

        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财政管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共涉及问题33个,其中已完成整改31个、正在整改2个;已整改问题金额9.64亿元,完善制度8项。

        1.关于市级财政管理及决算草案方面。一是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较低问题。市政府及时协调解决收入组织工作中的堵点问题,要求有关单位依法依规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市财政局大力推动预算编制与各类监督、检查、审计结果挂钩,从预算编制的源头硬化预算刚性约束,从提高储备入库的项目质量提升预算编制规范性和精准度。二是部分预算收支未如实反映问题。市财政局通过将挂存的非税收入和基金收入缴入国库、收缴未申报缴库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善国有企业股权投资核算工作制度等,落实整改2997万元。三是预算绩效管理不严格问题。市财政局制订市级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办法,完善部门整体重点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引导约束作用。四是部分“百千万工程”资金未及时发挥效益问题。6个单位、1个镇通过加快拨付补助资金、及时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快资金支付进度、完成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等,促进“百千万工程”资金62685.37万元发挥效益。五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市财政局加强专项债券风险防控,强化专项债券项目跟踪管理,清偿2023年欠缴债券利息25523.48万元,推动3个单位上缴项目收益及利息2015万元。

        2.关于市级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方面。一是预算编制及执行不规范问题。1个单位加强租金收入管理,将挂存的租金收入21.04万元上缴财政。二是资金管理使用不合规问题。2个单位通过规范合同管理,加强专项资金监管;1个单位加强跟踪督查,推动2个区财政部门落实配套专项资金58.75万元。三是政府采购管理不规范问题。9个单位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因素设置的合理性,2个单位加强政府采购程序管理,2个单位履行采购人监督管理责任加强履约管理。四是公务用车管理不严格问题。主管部门出台公务用车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监管。

        3.关于县(区)财政管理审计方面。一是部分资金管理使用不合规问题。2个镇规范编外人员工资及津补贴的发放、将账外资金纳入机关财务账套统一核算、规范支出管理、上缴存量资金和非税收入,整改问题金额合计3068.94万元。二是“三公”经费控制不严格问题。1个镇加强公务接待开支核算,规范公务接待管理。

        (二)民生项目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共涉及问题37个,其中已完成整改31个、正在整改6个;已整改问题金额6260.42万元,完善制度17项。

        1.关于社保基金管理使用审计方面。一是社保基金筹集不合规问题。1个单位建立通报制度,压实各部门、各县区扩面征缴责任,协同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征缴工作;2个单位加强工伤预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间信息互通和协调联动,督促10个建设项目参保缴纳工伤保险;1个单位加强参保险种审核,督促存在选择性参保行为的404个单位664名职工按规定申报缴纳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二是社保基金管理不完善问题。3个单位提高社会保险基金存放计划的科学性,定期存款比2023年底增加5亿元。

        2.关于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使用审计方面。一是部分医保和医药采购政策未落实问题。2个单位完善资格认定和审核程序,规范门特病种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二是定点医疗机构违规收费问题。医保主管部门追回42家定点医疗机构违规收费获取的医保基金434.6万元。

        3.关于市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审计方面。一是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2个县区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1个县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费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规范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二是办学管理不规范问题。2个县区加强对民办非营利性学前教育机构收费的管理,督促1家幼儿园退还违规收取的课本费17.41万元。三是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3个县区通过加强对民办幼儿园资金存放账户、转借、支出合规性真实性的监管,整改问题金额5179.56万元。

        4.关于生活垃圾处理情况专项审计方面。一是垃圾处理费征收不严格问题。1个单位对漏收、少收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进行清理核查,1个镇将挂存的生活垃圾处理费203.96万元上缴区财政。二是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置不规范问题。1个单位加强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宣传,积极推动市城区厨余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落实。1区、1个镇督促环卫部门合理放置有害垃圾收集桶,加强对有害垃圾收运、处置工作的管理。三是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问题。1个单位废止原不规范的内部制度,建立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业务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标准收费。

        5.关于市电子警察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审计方面。一是部分电子警察设备未发挥效益问题。3个单位加强电子警察设备备案工作,提高新建电子警察项目绩效。二是设备管理、运维保障不到位问题。1个单位加强对监控设备使用状况的日常巡检,及时排查整改5个路口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及配套设施。三是交通违法信息处理不及时问题。3个单位通过完善交通违法信息审核制度、及时审核违法信息、组织开展打击多次违法未处理车辆专项行动,及时处理交通违法信息。

        (三)公共投资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共涉及问题20个,全部已完成整改;已整改问题金额2163.06万元,完善制度3项。

        1.关于工程招投标管理不严格问题。3个县区规范招标人工程招投标行为,依法依规设定招标条件;1个单位规范和完善招标程序,提高招标文件质量。

        2.关于造价审核把关不严问题。1个镇、2个单位组织工程量核查,在编制结算时扣除多计工程造价1162.76万元。

        3.关于工程管理审计方面。一是工程管理不严格问题。2个单位加强工程开工及变更手续执行管理,按规定履行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3个县区、2个单位对施工单位施工资料不齐全、弄虚作假、未按图施工、偷工减料等问题开展核查并落实整改,1个单位对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问题约谈2名责任人并按规定处罚10.3万元。二是建设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1个单位将因未及时调整资金分配方案导致资金闲置的990万元上缴县财政。

        (四)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共涉及问题15个,其中已完成整改13个、正在整改2个;已整改问题金额295.95万元,完善制度3项。

        1.关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问题。4个单位组织固定资产清查,1个单位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并建立定期盘点机制。

        2.关于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方面。一是“林长制”工作落实不全面问题。2个县区、1个单位加强护林员巡林护林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实现全市巡林网格全覆盖;1个单位组织林业执法业务培训,加强对下级林业执法案件的督导,严肃查处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1个区加强毁林种茶复绿工作监管,督促茶农落实补植复绿;1个单位提高林农改造意识,加大桉树更新改造工作推进力度;2个县区、1个单位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油茶种植和改造,对未严格执行作业设计要求的油茶项目落实整改;2个县区、1个单位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监管工作,落实整改防治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防治成效。二是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1个镇加强青苗等垦造水田项目补偿费用监管,严格按补偿标准据实发放补偿款;1个镇将经协调后仍难以按规定发放的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资金93.52万元退回主管部门;3个县区加强林业与财政部门工作衔接,加快生态公益林损失性补偿资金下达和发放速度。

        (五)违纪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办理情况

        对审计移送的25项违纪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市纪委监委机关、市财政局、潮州市税务局等单位积极组织查办,依规依纪依法作出处理,已办结20项,正在办理5项。

        三、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工作安排

        从整改情况看,尚未完成整改的10个问题中,除2个问题尚未到达整改期限外,其余8个问题均已逾期,包括6个漏收、少收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费问题和潮州卫校资产管理不规范2个问题。

        综合分析未完成整改问题的有关情况,当前审计整改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审计整改“两个责任”仍落实不到位。近年来,虽然大多数单位已能认识到审计整改的重要性,但仍有少数被审计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因整改不积极不及时、整改措施针对性不强、对历史遗留问题存在畏难情绪等导致未能达到按期销号的审计整改要求。一些主管部门对监督管理责任认识不足,对主管行业领域内审计查出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没有做到举一反三“治已病”、建章立制“堵漏洞”。二是审计整改联动协调机制还不够畅通。部分问题牵涉面广、涉及多个单位,在整改落实过程中因职责不清、沟通不畅或第三方配合不够而加大整改难度,导致无法按期完成整改。三是有的问题综合性、复杂性交织,加大整改难度;有的问题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需逐步稳妥推进解决;有的问题整改涉及工程项目推进,需按照项目进度稳步推动。

        对尚未完成整改问题,将坚决扛起审计整改政治责任,加大整改力度。一是压实审计整改“两个责任”。进一步提高被审计单位落实好主体责任、主管部门落实好监管责任的政治意识,夯实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细化整改计划,加快整改进度,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主管部门对主管领域审计整改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开展专项整治,指导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到位。二是强化审计整改督查问责。进一步强化审计机关督促检查整改工作,用好专项督查、跟踪检查等机制,动态开展“回头看”;用好整改约谈和问责利器,动真碰硬督促有关单位抓好审计整改。三是深化审计整改成果转化。进一步坚持“治已病”与“防未病”相结合,把做好审计整改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抓手,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治好病体,扎实深化整改的成果转化,构建“审计—整改—规范—提高”工作闭环,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关于我市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一并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

接下来,市政府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落实省委“1310”工作部署以及市委“一大引领、三大战役、六大提升”、市政府“六大重点攻坚”工作要求,依法履职,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以高质量的审计整改促进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护航潮州现代化建设!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