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饶平县东山镇东明村:贫困山村变身“世外竹源”
( )
当我们的采访车从潮漳高速出口缓缓驶进东明村,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在脚下延伸,道路两旁竹山梅林交相辉映,声声鸟鸣不绝于耳,沿途独具竹韵古风的建筑物映入眼帘,俨然一派“世外竹源”的好景致。近日,记者再次走进饶平县东山镇东明村,探访这个贫困村的喜人变化。
中山市南区精准扶贫驻东明村工作队队长黄雪春听明记者来意,立刻爽快地说:“走,去陈一风(化名)家吧。”任职三年,黄雪春早已将全村贫困户的基本信息牢牢地印刻在脑海中。一路上,不时有村民向她打招呼,亲切地称呼她“黄队长”。到了巷口,黄雪春喊道:“一风,在家吗?”“黄队长,你来啦!”陈一风闻声回应,黄雪春轻推开门,领着我们走了进去。陈一风正端坐在电脑前,娴熟地点击着鼠标浏览淘宝店铺页面。他身有残疾,行走不便,父母又年事已高,家境非常困难。但生活的重压并没有将他打倒,他通过在外销售花卉的同乡,经营起花卉网店,并在驻村第一书记陈向群的牵头帮忙下,向市职业技术学校电商课老师远程学习电商经营知识。如今,陈一风的网店生意稳定,日常生活得到了保障。
东明村地处闽粤交界处,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省定贫困村,现有贫困户19户54人。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及全体村民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下,贫困户一户接一户摘掉“贫穷帽”,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村容村貌、特色产业、乡风文明都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
跟随着黄雪春的脚步,我们穿过一条铺满鹅卵石的小巷,古朴的围楼里,老人坐在古井旁,将一根根竹篾飞快地穿过竹条的缝隙,再从另一边拉扯出来,如此反复,篾丝不停地在指尖前飞舞,不一会儿一个小竹筛就跃然眼前。东明村是远近闻名的“青梅之乡”“竹编之乡”,这里的村民除了种植青梅、潮州柑、橄榄、茶叶外,还有不少人将这门传统的竹编“绝活”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在新农村建设中,为提升贫困户“造血”能力,东明村将打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工作重点,引进观赏竹生产基地,以带动贫困劳力就业、发展“订单式”自主种植观赏竹产业,同时,筹建竹编加工厂,引入企业打造竹编展厅,并计划对接企业合作,让传统竹编产业迸发新的生命力。
与一些地方大兴土木建新村不一样,东明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充分利用本地的绿竹资源和村内老物件,融入竹、梅、石元素,用勤劳的双手改造旧民居,曾经脏乱差的卫生死角被打造成一处处环境幽雅的小广场、小景观。东山镇党委书记李焕顺边走边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东明村已全面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清理垃圾杂物、杂草、淤泥等419处,共1473吨,拆除危、旧、弃房及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等59处,共2001平方米,并以“共建共享卫生、整洁、美丽新家园”为号召,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常态化。村屋立面、村卫生站、党群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建筑工地里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新农村建设也热火朝天地进行中。村里的施工队多数由本村村民组成,还带动了不少贫困户参与其中,让他们在建设美丽家乡的同时,增加收入,开辟脱贫之路。青年村民陈炳辉不计回报、投工投劳,为村里打造了六处小景点,柑农陈金福勇当致富带头人,倾力传授乡亲种柑之法,带领村民增产增收……村民合力,生产互助,成了东明村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行走途中,记者看到,陈向群正向一群慕名而至的外地媒体记者介绍情况,88岁的村民陈东旗远远看到他,激动地走过来握住陈向群的手说:“陈书记啊,你留下来吧。”在驻村扶贫的三年时间里,陈向群和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走田间、入农户、搞建设、引项目、促脱贫,与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如今任职期限已至,村民们都对他十分不舍。“群众的肯定是我工作的动力。”陈向群告诉记者,驻村扶贫的经历,将成为他今后人生的宝贵财富,激励和鞭策他不断前行。
如今的东明村,既有小桥流水、竹林梅海的自然风光,也不乏围屋土楼、鸡犬相闻的乡村美景,村民们思想观念不断改变、精神面貌不断提升、脱贫致富的动力不断增强,“贫困村”逐步向“幸福村”转变。
■ 记者手记 颜值内涵“双提升” 梅竹之乡显魅力
说起东明村,记者再“熟悉”不过,由于工作的缘故,近两年来记者到该村不下10次,但是每次到东明村都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没能真正沉下来读懂它。此次因为走基层这个栏目,记者再次走进东明村,这次记者选择让脚步慢下来,把目光聚焦到贫困户、普通村民身上,用心用情去品味这个梅竹之乡的真正魅力。
东明村地处闽粤交界处,2017年底,潮漳高速通车,将东明村到潮州市区原本90分钟的车程缩短至仅45分钟,原本交通闭塞的小村落,逐渐浮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也就是在2017年底,笔者第一次来到东明村,那时候的东明村道路崎岖不平、环境卫生较差、基础设施薄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差距还比较大。
三年多来,东明村在村容改善、产业增收、乡风治理等多条战线上同步发力,乡村面貌发展了巨大的改变。记者认为,“因地制宜,干群齐心”是东明村的振兴之策。东明村根据本村梅、竹特色谋划振兴蓝图,同时充分发动干部群众、帮扶单位、热心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乡村建设,形成了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在这一点上,东明村堪称贫困村脱贫的“样板村”,
东明村的蜕变离不开驻村工作组的日夜坚守和辛勤付出。采访中,驻村第一书记陈向群的一句话令记者印象深刻:“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怕困难,不怕啃硬骨头,一定能够攻坚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