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打造便利化营商环境
( )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打造便利化营商环境
为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潮州市工商局紧紧围绕国家、省“放管服”有关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坚持有力有为、敢于担当,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线,进一步转职能、提效能、激活力、促发展,全力服务我市打造“五个强市”、助力“凤凰腾飞”。
一、 坚持宽入简出,打造便利营商环境。
李克强总理说过,要以壮士断腕精神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用政府自身一时的痛换来人民长远的利。全市工商系统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的工作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工商注册登记便利化。全面推开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我市先后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放宽企业登记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16年以来,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2488户,颁发“五证合一”、“两证整合”执照14184份;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实有数96691户,注册资本847.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65%和25.78%。同时,对进驻凤泉湖高新区、闽粤经济合作区、高铁新城、韩东新城等园区企业、孵化基地企业、重点民营企业以及政府招商引资项目、重点项目等开通“园区专用通道”,推行“缺项审批”制度,共办理“缺项审批”业务11笔,材料补齐率100%,有效缩短审批时限,加快项目落实落地。去年底,省工商局、省社科院通报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情况,我市排名全省第七位。
二、 坚持严管善管,打造公平竞争环境。
简政不是没有法度,放权不能只放不管。只有强化主动监管、认真履职的意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才能促进公平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针对我市登记在册市场主体少,无照经营行为不同程度存在的实际情况,近年来,我市在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集中精力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专项行动,采取教育引导与依法查处相结合的办法,引导无照经营者走上合法经营轨道。2016年共查办无照经营案件287宗,补办营业执照9973份,今年,我市又确定了清理补办营业执照一万户的总体目标,力争至年底前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突破十万户大关。全市工商系统还先后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打传、打私等专项整治行动27场次,查办案件659宗,其中大案要案124宗,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宗。同时,贯彻执行《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依托“全国一张网”,扎实推进市场主体年度报告信息公示工作,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积极探索与相关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注重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应用,引导市场主体守法诚信经营。市场主体年报率连续四年排名全省前列。
三、 坚持亲商清商,打造优良政务环境。
我市坚持以群众和企业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受不受益作为检验“放管服”成效的根本标准,加快转变职能,优化服务举措。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工商服务效能,积极构建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努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同时,加强队伍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纪律作风建设,全力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2016年以来,共引导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782户,支持企业冠省名155户,支持优质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1户,“翔鹭钨业”、“新宏泽”、“凯普生物”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潮州上市企业的新生力量;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名标”认定,保护商标专用权,提高“潮货”市场竞争力,全市累计拥有驰名商标12件、著名商标108件;加强动产抵押登记工作,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办理动产抵押登记36宗,帮助企业融资近5亿元;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全市共建立“小个专”党组织182个,党员1662人,党组织和党员数量同比分别增长22.2%和44.9%。此外,为服务“四梁八柱”民营企业,市工商局还建立局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的服务制度,实行定期上门走访、“一对一”精准服务,切实帮助重点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助推企业做强做大。
潮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