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前三季度潮安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运行简析
(2021年前三季度潮安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运行简析)
一、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运行基本情况
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5.65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4.0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2.0%;9月份,同比增长0.4%,两年平均下降1.7%,比8月份回落3.5个百分点,增幅回落较为明显,但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00亿元,同比增长22.0%,两年平均增长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一)多数指标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三大门类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采矿业同比增长66.2%,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制造业同比增长7.6%,增速逐步放缓;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9.1%。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11.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5.6%;私营企业同比增长8.9%。
分产品看,卫生陶瓷制品、电子元件、商品混凝土、建筑用天然石料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9%、38.9%、92.2%、121.2%。
(二)产业转型升级有成效
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7.7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2.4%,同比增长14.5%,增幅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个百分点。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长10.6%;新材料制造业同比增长31.8%;先进轻纺制造业同比增长5.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同比增长22.8%。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4.9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7.5%,同比增长11.3%,增幅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50.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0.6%。
(三)市场消费稳中趋缓,外需增势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91.45亿元,同比增长13.4%,比上半年回落2.3个百分点,总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增速有所放缓;其中,内销同比增长11.7%,两年平均下降3.1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7.2%,两年平均增长5.4个百分点。
二、生产运行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一)支柱产业发展不平衡
前三季度,六大支柱产业共实现增加值39.92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3.5个百分点,总体恢复态势有所放缓,具体行业发展分极化(详见表1),其中,皮塑料制造业、印刷业和食品制造业三大行业表现良好,同比增速分别高于六大支柱产业总体增速19.0、9.3、1.8个百分点;陶瓷制品制造业保持低速恢复态势,同比增长1.7%,比总体增速低1.9个百分点;另外两大行业则受多种因素影响,表现疲软,不锈钢制品制造业和服装制造业呈现持续负增长态势,难以发挥支撑作用。
表1 前三季度六大支柱产业增速情况表

(二)生产要素制约明显,生产经营压力增大
前三季度,潮州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同比指数为103.7%,累计上涨3.7%,比1-8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9月份潮州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指数为106.8%,同比上涨6.8%,比8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区规上工业企业生产压力持续增大。PPI涨幅扩大,从结构上来看,主要是由于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扩大的带动,今年以来,部分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如钢材、彩釉和纸箱等均为两位数涨幅;物流成本也持续上升,对国内消费市场和外贸进出口影响明显。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要立足制造业核心区,科学统筹产业发展空间,协同构建产业梯度布局,促进南部、中部、北部区域转型升级与平衡发展;强化产业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企业,促进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持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持续有效规范市场,促进经济健康平稳
稳健的市场秩序是企业良好发展的摇篮。要持续抓好监测调度,聚焦重点、紧盯关键,加强部门联席研判,缓和生产要素制约影响,遏止市场中恶性竞争和哄抬价格的行为,持续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用好、用活贷款贴息等惠企政策,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实体经济,确保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