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耕耘结硕果 奋楫扬帆启新程——“十三五”时期潮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五载耕耘结硕果奋楫扬帆启新程——“十三五”时期潮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1-06-09 09:26
发布单位:潮州市统计局
【浏览字体:


内容摘要:本文总结了“十三五”以来潮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十三五”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五年来,潮州市委市政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特别是2020年,全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奋力推动潮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三五”时期潮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时期,潮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1.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换挡提质

十三五”时期,潮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进入换挡提质阶段,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的891.1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96.98亿元,净增205.87亿元,经济实现年均4.8%的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33245元增加到2019年的40664元,净增7419元,2016-2019年年均增长5.6%

图一.png



2.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更趋协调

十三五”期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逐年提高、第二产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的发展趋势。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06.61亿元,比2015年增长27.4%,年均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519.11亿元,比2015年增长22.2%,年均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471.26亿元,比2015年增长32.6%,年均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7.053.539.5调整为2020年的9.747.343.0,二、三产业发展趋于均衡。

3.财政实力稳步提高,民生领域保障有力

十三五”时期,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5年的47.1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8.63亿元,净增1.44亿元,年均增长1.4%;其中2020年,在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商的政策背景下,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实现1.3%的正增长。2020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7.19亿元,比2015年增加69.6亿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8.0%;其中,民生类支出166.82亿元,比2015年增加58.9亿元,占预算支出的76.8%,“十三五”时期民生类支出年均增长9.1%,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十三五”以来,潮州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工业仍占主导地位,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效应日益显现,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日趋成熟。

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特色农业加快形成

202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84.49亿元,比2015年增长22.9%,“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4.2%。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茶叶、水果、畜牧、水产、花卉、蔬菜六大主导产业和铁皮石斛、佛手果等新兴特色农业产业。其中,茶产业加快发展,“凤凰单丛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列入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目录;2020年全市茶叶产值52.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近三成,较2015年(占14.7%)提高13.6个百分点;茶叶产量2.25万吨,比2015年增长49.0%,“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8.3%


图二.png


2.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现代产业加快发展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引进新加坡益海嘉里、华瀛、华丰、碧桂园智能卫浴等一批企业和重大项目落户潮州,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化车间、3D打印、机器手等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引领带动“潮州制造”向“潮州智造”蜕变,工业经济保持增长势头。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1家,比2015年增加41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9.66亿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3.5%;其中,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4.2%9.6%,占比分别比2015年提高15.2个和3.4个百分点。

3.服务业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

十三五”期间,随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调整,互联网相关服务、现代物流业等服务业加快发展。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71.26亿元,比2015年增长32.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3.0%,比2015年提高3.5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5.8%,快于第二产业的年均增速(4.1%1.7个百分点,是潮州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主动力。随着金融、房地产、信息技术服务和现代物流等行业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长势头良好。2020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5.21亿元,占服务业比重47.8%,所占比重比2015年(40.5%)提高7.3个百分点。


图三.png


(三)“三驾马车”合力驱动

十三五”期间,潮州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齐驱动,城市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1.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十三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56.81亿元,年均增长5.8%;三次产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年均增长0.4%,第二产业投资主要受2020年疫情影响,年均下降2.1%,第三产业投资则在房地产投资的持续拉动下,年均增长9.3%。“十三五”以来,全市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854.59亿元,年均增长12.6%,不断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三纵两横”高速路网逐步成型,梅汕铁路客运专线、广梅汕增建二线潮州段及厦深联络线、潮汕环线和大潮高速建成通车,潮州港亚太通用码头一期工程、潮州港扩建货运码头、公用航道一期工程等基建项目相继投用,助力潮州“交通枢纽”区位红利进一步释放;“六大工程”建设卓有成效,电力、能源、燃气、通信等市政项目顺利实施,城区市政道路、市场、公园、停车场等一批项目顺利完成,人民生活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图四.png


2.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

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88亿元,比2015年增长27.7%,“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5.0%。从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看,2020年潮州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472元,比2015年的12750元增加4722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7.1%。近年来,市人民广场音乐喷泉、牌坊街和西湖夜景亮灯、中山路改造、一江两岸灯光秀等“夜景夜游”项目点亮古城旅游,进一步激活潮州旅游发展格局。“十三五”时期,全市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人数895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321亿元,较“十二五”分别增长182%172%,旅游收入与接待旅游人数平均每年以超20%的速度快速增长。

3.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实际利用外资有所增加

十三五”期间,潮州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利用博览会、展览会、跨境电商贸易和经济合作新平台等各种平台,积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2016年至2019年,全市进出口贸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贸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全市进出口总额181.95亿元,比2015年减少13.06亿元,“十三五”时期年均下降1.4%;出口总额152.53亿元,比2015年减少19.02亿元,年均下降2.3%;进口总额29.41亿元,比2015年增加5.95亿元,年均增长4.6%2020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417万美元,比2015年增加1373万美元,增长67.2%,“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10.8%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十三五”以来,潮州不断增加社会事业投入,切实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作为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数据汇总结果,202011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70万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为37.70万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30.02%,比2010年提高12.67个百分点。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61年提高至8.99年。全市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4.86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91.97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64.1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44个百分点。

2.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

2020年末,全市普通高等院校1所,专任教师1301人,在校学生数2.11万人,与2015年基本持平;普通高中33所,专任教师数4288人,在校学生数4.99万人,比2015年下降19.5%;普通初中108所,专任教师数7087人,在校学生数8.76万人,比2015年增长5.3%;小学593所,专任教师数10913人,在校学生数21.32万人,比2015年增长10.8%;幼儿园706所,专任教师数7719人,在园幼儿数10.53万人,比2015年增长7.2%。学前普惠性教育加快推进,2020年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52.07%,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88.73%,完成学前教育“5080”任务。“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2016年获评“广东省教育强市”称号,成为粤东首个教育强市,2020年获评“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

3.卫生资源稳步增长,医疗卫生体系持续完善

十三五”以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2020年末,全市共有医院卫生机构90家,比2015年末增加12家;拥有医疗床位8248张,比2015年末增加1978张。各类门诊部、所593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村卫生站1597个。全市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1156人,比2015年末增加192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846人,比2015年末增加585人,注册护士4081人,比2015年末增加1144人。

4.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

十三五”期间,全市社会保障覆盖面稳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开始逐步完善。2020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8.55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1.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0.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8.1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66.3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4.9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9.9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26.3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7.4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1.03万人。2020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院3所,镇办敬老院37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数956个。

(五)人民生活福祉提升

潮州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人民生活稳步迈向全面小康。

1.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潮州市委、市政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重点突破,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截至2020年,累计投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15.7亿元,全市45个贫困村和183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出列。贫困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有劳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底的5033元增加到2020年底的16849元,村均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底的不足3万元增加到2020年底的15万元以上,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2.绿色发展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十三五”期间,潮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成县级饮用水源环境和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环境治理,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试点项目建设和生活垃圾分类,淘汰高污染高排放产能工艺,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截止“十三五”期末,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强度持续下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97.8%。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流域、海域和海岸带环境得到有效治理,韩江流域、枫江流域综合整治水平大幅提升,韩江潮州段入选全国18条(座)示范河湖建设名单并高分通过国家验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3.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十三五”时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16816元增加到2020年的23303元,年均增长6.7%;其中城镇居民年均增长5.3%,农村居民年均增长8.5%。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响,收入增速放缓以外,“十三五”期间全市居民收入水平呈稳步增长态势,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由2015年的1.79:1缩小到2020年的1.53: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



图五.png

4.居民消费价格平稳,涨幅总体温和可控

十三五”期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累计涨幅为10.4%,较“十二五”时期(11.7%)缩小1.3个百分点,年均涨幅为2.0%,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八大类指数运行结构性特征明显,年均涨幅呈“七升一降”态势。其中,在肉禽、鲜菜鲜果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下,食品烟酒类价格涨幅最高,年均上涨4.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医疗保健类、其他用品及服务类的年均涨幅分别为2.1%2.9%2.3%,均高于CPI的年平均涨幅。衣着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年均涨幅相对平稳,而受交通工具、交通费、燃油费等价格波动影响,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年均下降1.3%

二、“十四五”时期的展望

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取得较大成就,尤其在疫情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同时也要看到,潮州经济加快发展还存在企业规模小、发展不平衡、创新不强、需求不足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稳舵奋楫提升发展动能,提质增效抓实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正发生复杂深刻的重大变化,潮州市正处在发展攻坚期、改革深化期、美好生活提升关键期,要紧紧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的重大发展机遇,感恩奋进,真抓实干,围绕“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的发展目标和“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的发展定位,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树立底线思维,奋楫扬航启新程,与全国、全省同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以创新提能为重点,赋能优势产业升级发展

加快推动产业由资源要素驱动向科技要素驱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一是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陶瓷、现代农业、临海、文化旅游、应急产业五大产业集群,引导和支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畅通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转化通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协同互动与高效衔接,提高产业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全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推动科技创新转换为发展动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领域,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在传统优势产业中的运用和转化,利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从中低端环节向中高端环节转换,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

(二)以强化“四链”为支撑,助力融入国内大循环

一是强化“人才链”,坚持采用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方式,完善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机制,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人才强市。二是强化“信息链”,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支撑。三是强化“交通链”,着力构建外层交通圈和城际交通建设,加快与粤港澳大湾区、汕潮揭都市圈的融入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四是强化“资金链”,加大对新消费业态及企业创新发展的投融资支持,支撑“国内大循环”下的需求端创新发展。

(三)以弘扬文脉为契机,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

潮州作为潮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通过推动传统文化在与科技、产业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创建潮州文化特色品牌。进一步研究打造具有潮州文化特色的节庆演艺产品、文创产品、跨界文旅产品、文化旅居产品等,丰富潮州文化展示方式,进一步推动潮文化有形化、产品化、市场化。二是依托深厚历史文化特色、古城旅游资源、乡村生态资源,打造文旅新业态。探索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新模式,形成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助力经济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提档升级。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