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互联网+”新时代 开启电子商务新业态
( )
走进“互联网+”新时代 开启电子商务新业态
——2014年潮州市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分析
近年来,电子商务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焦点,而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新概念,更是将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向新的高点。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潮州加快电子商务交易的发展进入黄金期。
什么是电子商务?
对电子商务的定义,从广义上讲,电子商务就是通过使用各种电子手段从事的商务活动,这些电子手段包括从初级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包括互联网)等。从狭义上讲,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专门用于收发订单的计算机网络所完成的商品或服务的交易活动。商品或服务的订单(也即订单签署)必须基于网络,但款项支付以及商品或者服务的配送可以不基于网络。目前统计上采用的是国际公允的狭义的电子商务定义。
发展现状:交易额成倍增长 以工商企业为主
从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涉及的行业包括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服务业①、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电子商务交易情况的年报数据看,潮州市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交易的发展趋势向好。在1229家网报的企业中,有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为160家,占比为13%;其中单有电子商务销售的企业是90家,既有电子商务销售又有电子商务采购的企业数为65家,单有电子商务采购的企业数为5家,共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和采购额分别为43647万元和30051万元。为使电子商务交易数据更具可比性,以下将根据2014年电子商务交易情况网报中的1154家同有企业(即2013年和2014年同时在联网直报系统上存在的企业)进行分析。
(一)销售额增速较快,交易对象多为“B2B”和“B2G”
在1154家同有企业中,2014年有进行电子商务销售的企业数为152家,较上年增长18.8%;全年实现销售额43577万元,较上年增长91.3%,其中通过自营平台销售的金额为28630万元,同比增长146.4%。从交易对象上看,企业对企业(简称为“B2B”)和企业对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简称为“B2G”)进行销售的占比较大,全年销售额为41544万元,占整体的95.3%;企业直接面向对消费者销售(简称为“B2C”)的占比小,全年销售额为2033万元,占整体的4.7%。按销售类别区分,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商品的交易额为43193万元,占比为99.1%;通过电子商务提供服务的交易额为384万元,占比仅为0.9%。另外,从销售区域来看,企业大多以境内销售为主,跨境销售占比较小,销售额分别为37071万元和6506万元,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9.9%和27.1%。
图1.潮州市规模上电子商务交易同有企业销售情况
(二)采购额增幅大,境内采购拉动增长明显
2014年潮州规模以上同有企业中,有进行电子商务采购的企业数为67家,较上年减少14.1%;全年实现采购金额为29987万元,较上年增长139.6%;其中通过自营平台进行采购的交易额为20126万元,较上年增长745.7%。商品采购依然是电子商务采购的主要构成,占比达到99.7%,服务采购则较去年下滑明显,降幅达到88.1%。从销售区域来看,企业在境内进行电子商务采购的交易额为2384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6.4%,拉动整体采购额增长151.3个百分点;而从境外进行电子商务采购的交易额为6142万元,较去年下降19.3%。
图2. 潮州市规模上电子商务交易同有企业采购情况
(三)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以工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
从企业数看,157家有电子商务交易的同有企业中,属于工业企业的有142家,占比达到90.5%;其次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数为8家,占比5.1%;第三为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数为4家,占比2.6%;属于建筑业、服务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的企业数各1家,占比0.6%。从交易金额看,在电子商务销售额和采购额中,占比最高均为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和采购额分别占整体的60.4%和82%;其次为工业,销售额和采购额分别占整体的39.2%和17.7%;建筑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小,合计销售额和采购额分别占整体的0.4%和0.3%。
图3. 潮州市规模上电子商务交易同有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四)区域化程度较高,主要聚集在湘桥区和枫溪区
从区域划分来看,枫溪区和湘桥区有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分别为79家和32家,合计占所有电子商务交易同比企业数的70.7%;潮安区和饶平县有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则增长速度较快,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8家和9家,所占比重分别为16.6%和12.7%。从有进行电子商务交易企业数密集程度上看,集中度最高的是枫溪区,每百家网报同有企业中有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为47家;饶平县为12家,湘桥区为11家,潮安区为5家。
存在问题: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基础薄弱
(一)部分企业电子商务程度不高,缺乏较大的品牌影响力
目前,部分企业认为发展电子商务就是建立网站,通过网络向客户提供商品信息,为传统的销售渠道增加一种新的分销方式。而这些仅仅只是作为向客户提供商品信息的窗口,进一步来说,如何扩大电子商务的受众,增加销售网站的点击率,并逐步提高销售合同、运输方案、定价、库存信息等的数字化管理程度,利用数字信息来控制交易和生产过程,真正实现完全电子商务。同时,发展电子商务需要在网络上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而其中更大的取决因素是购买者对企业的信任程度,所以企业的信誉度是电子商务开拓市场关键。目前,我市大多处于初步涉足电商领域的企业,还缺乏较大的品牌影响力来占领市场份额。
(二)各项制度政策虽逐步出台,但推动效应尚未大幅显现
2014年国家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对进行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支付系统的安全管控、零售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规则的制定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另外,在今年5月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分别在降低准入门槛,合理降税减负,加大金融服务支持,鼓励证券、保险、公募基金等企业和机构依法进行网络化创新,抓紧研究制定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这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但从现状来看,当前的电子商务尚未形成系统性的政策效应,加之目前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处于起步阶段,不确定性较高,具体的政策推动还有待进一步加大。
(三)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步伐小,企业缺少有力支撑和保障
从2014年的统计数据看,潮州规模以上企业进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和交易额均较少,在1154家同有企业中,进行跨境电子商务销售的企业数为38家,占整体电子商务销售企业数的25%,较上年减少48.6%;进行跨境电子商务采购的企业数为10家,占整体电子商务采购企业数的14.9%,较上年减少71.4%;另外,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2648万元,占交易总额的17.2%,较去年减少0.7%。可见,结合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仍有较大空间。但是,企业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将面临网站建设、产品推广、品牌宣传、跨境支付、国际物流和仓储等问题,加之单靠企业自身来应对国际市场形势的变化,不少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持保留态度,甚至选择退出国际市场。
发展建议: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政策性引导
(一)把握机遇,提升企业文化底蕴,引进优秀电商人才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增加了新的市场机遇,不仅为企业建立了新型商务通道,而且还提供了全球性贸易环境,拓宽了传统的交易市场,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在电子商务市场上,企业展现在客户面前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优异性,同时客户还将透过了解企业文化对产品产生一定的忠诚度,所以优秀的品牌文化能够为企业积累足够的客户基础。另外,电子商务销售还要重视客户的虚拟体验,通过引进优秀的电商人才,从前端的产品视觉效果展示、中间的购买咨询服务与沟通到最后的购买评价及售后问题处理三个环节,向客户展现企业优质的服务水平,增强企业在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力。
(二)完善机制,优化电商市场环境,增强政策性扶持与导向
当前正是我市发展电子商务的黄金期,优化电商市场环境需要从规划引导、龙头带动、模式创新、资源共享、物流保障、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强化政府在产业规划、政策引导、法规建设和市场监管等方面作用,提升潮州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根据潮州产业特色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扩大、巩固和提升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不断拓展电子商务应用范围,逐步提高电子商务产业集聚率和市场辐射力,鼓励支持发展相匹配的电商软件开发、网店建设、仓储管理、营销推广、售后服务和代运营等电子商务服务业。同时加大电商企业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市级重点电商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通过培育重点企业,示范带动全市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三)多部门加强合作,利用跨境电商发展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在传统的进出口贸易之外,跨境电商将转变传统的外贸模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直接将产品推向终端消费者,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利用跨境电商等新模式发展对外贸易,日渐成为稳定外贸增长的新动力。在跨境电商这种新型外贸模式下,商品种类庞杂、单件数商品较多、发往终端国家地区分布较散,而目前通关、检疫、退税,结汇等一系列流程的优化还处在探索阶段。通过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合作,逐步提高跨境电商贸易流程操作上的便利性,鼓励更多企业进军跨境电商领域,推动潮州外贸转型升级。
供稿:综合法规科
撰稿:林晓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