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潮州】韩文公祠

2023-06-08 10:12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广东祠堂古建筑。为纪念唐代贬谪潮州的韩愈而建。位于潮州古城区韩江东岸笔架山麓。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40.webp.jpg

韩山韩文公祠(逸翔 摄)

       宋咸平二年(999),潮州通判陈尧佐于城北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韩吏部祠”。因位于刺史公堂后,民以出入为艰,元祐五年(1090),知州王涤将其迁至城南,改称“昌黎伯韩文公庙”,请苏轼写下《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知州丁允元将其迁于今址。

640.webp (1).jpg

韩文公祠牌坊

640.webp (2).jpg

韩愈塑像


640.webp (3).jpg

天水园

640.webp (4).jpg

韩愈别赵德塑像

640.webp (5).jpg

韩祠橡木园

    韩文公祠倚山面水,气势雄伟,环境清幽,祠前立有“韩文公祠”牌坊。祠面宽18.7米,进深31.8米,分前、后两进。后进比头进高2.5米。主体建筑肃穆端庄,面阔三间,硬山顶,抬梁与穿斗结合式梁架。室内悬挂有名家题写的牌匾,环壁保存有历代碑刻40通。上方的双旌石下有侍郎阁、允元亭等配套建筑。祠前原植有橡木,传为韩愈手植,乡人多以树之花的多寡预卜科名盛衰。“韩祠橡木”遂为潮州八景之一。祠内建有“天南碑胜”,集古今碑刻于一廊。

       韩愈,唐代文学家。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任内,询民疾苦,驱除鳄害,关心农桑,兴修堤防,释放奴隶,捐俸倡学。受潮州民众称颂,建祠永祀。

640.webp (6).jpg

20世纪40年代的韩文公祠(陈传忠 供图)

640.webp (7).jpg

20世纪40年代的韩文公祠(陈传忠 供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