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思想 转作风 求突破 促发展
——以“五抓”助推作风能力双转变为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赋新能

2023-02-28 11:40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2022年,市自然资源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聚焦“五个抓手”,深调研、提能力、强保障,为全市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640.jpeg

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俊楷作交流发言

  一、抓政治建设,把牢方向谋新局

  局党组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第一议题制度,讲政治、抓学习、转作风,打破原来自然资源局只是普通行政机关的认识,重新定位为政治机关,是市政府组织机构下的一个重要经济机关、服务部门。通过推动党建带业务,去年完成28个批次2100亩用地报批,供应土地6645亩15.14亿元,垦造水田、耕地取得指标1400亩,提前半年完成3个矿区2.7亿元的出让。

  二、抓班子建设,树立标杆带好头

  市自然资源局整合了原国土、规划、海洋的职能和人员,局党组从促进人员融合为切入点,重新科学地划分班子管理体系,打破了老国土的领导分管土地口相关业务、老规划的领导分管规划口相关业务的局面,并建立AB角制度,从领导班子的层面引领队伍融合,推动建设有核心的班子、有合力的队伍。

  三、抓队伍建设,树正导向激活力

  局党组用好“严管厚爱”良方,推动干部队伍从“不想干”到“想干”转变。

  坚持“成熟一批、使用一批”,及时提拔使用综合素质好、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全年选拔任用正副科级干部6名、股级干部5名,得到广大干部认可,起到用好一个人、激励一片的效果,真正让“有为者有位”。

  综合科室需求、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去年共转任公务员11名,实现人岗匹配,大大地提升了工作积极性,使“愿为者尽其才”。

  强化班子担当、落实集体决议,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共召开协调会议20余场,其中邀请分管市领导参会6场,对涉及问题集体研究、集体决策,有效解决了同志们的担忧,做到“替敢为者撑腰”。

  去年解决多年无法不动产登记的问题10318宗,收缴土地价款超一亿元等,共解决占全市近一半的22大项历史遗留问题,“三大战役”工作被市委评为“三好”。

  四、抓能力提升,攻坚克难新突破

  大力加强能力建设,改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思想,推动干部队伍从“想干”到“会干”转变。

  开展“岗位练兵”专业训练25场,促进干部精通业务、胜任职责。定期召开局务虚会议,第一议题由科室负责人解读最新政策,帮助机关干部用好用活用足政策。

  主动“走出去”,到肇庆学习矿产开发、到中山学习“工改工”、土地储备,到佛山学习地理信息空间建设等等,拓宽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思路。开展“矛盾攻坚”调研,践行“一线工作法”,围绕“工改工”、卫片执法等重点工作,将问题解决在一线。

  通过能力提升,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2022年,“三调”工作被国家评为先进;闲置土地处置率全省第一,批而未供处置率居全省第二,可另外奖励用地指标约1500亩;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获中央财政3亿元资金;按期超额完成年度“工改工”任务。

  五、抓制度保障,科学管事有新为

  局党组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以政策规范管工作,推动从“会干”到“干得更好”转变。

  共建立健全内控制度18个:出台首接责任制,要求接到工作的第一个科室必须负责跟进办事群众的全部流程,解决了科室之间推诿的问题;印发业务手册共81篇,让新上岗人员拿着手册就能上岗。

  快速高质完成“三区三线”工作,完善不动产登记有关程序,使一般转移登记从30日压缩到3日、从群众“至少跑3次”,到真正实现窗口“只跑一次”的目标,各科室办事效率大大提升。聚焦工作难点,共出台配套政策30多个,为我市自然资源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