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垦造水田工作领跑全省
去年以来,潮州市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耕地“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占补平衡新要求,以“钉钉子”精神,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垦造水田工作,着力破解耕地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实现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双赢”。全市已全面完成所有垦造水田3934 亩的立项工作,首批733项目工程基本完成,成为全省第一批进行验收的水田垦造项目,第二批垦造项目1243 亩正在全力推进中。目前,潮州市垦造水田工作居全省前列,是除全省垦造水田示范地市外,唯一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地级市。2018 年4 月17 日,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广东省电视台来潮采访并拍摄建设成果专题片,建设成果将通过省电视台在全省进行宣传推广。
一、高度重视强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垦造水田工作列为年度工作重点,市委书记亲自动员部署,要求各县区及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全力以赴抓好垦造水田工作的落实。成立市垦造水田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国土部门牵头作用,县、镇、村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加快推进垦造水田工作。
二是明确目标任务。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结合实际,全面梳理制定全市垦造水田的目标任务。以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为要求,倒排时间表、制订任务书、细化施工图,压紧压实县、镇、村责任。严格规范水田垦造质量标准和管护要求,将已立项和拟立项的垦造水田项目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明确具体责任人,进行项目跟踪管理,并建立通报制度,加快项目推进进度。三是制订相关方案。研究制定垦造水田工作方案、补偿方案,明确严格项目立项选址、提高规划设计标准、加强工程实施监管、合理提高财政奖补政策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垦造水田标准和质量。
二、科学选址保质量
一是全面摸底。针对人多地少、山多地少的实际困难,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充分利用省建工集团的技术、资金优势,以“马上办、马上就办、马上办好”的工作态度,与省建工集团派出的30多名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连续奋战一个多月,在严格按照《省垦造水田工作方案》规定的基础上,深入各镇村开展调研,对垦造水田后备资源的每个地块的地形、地貌、植被、权属等进行详细调查,梳理建立后备数据库。二是科学筛选。根据地类数据库逐个进行考察,实地调查筛选适合垦造水田项目的地块。按照质量优先、效益优先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种植适宜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各地块土壤质量、灌溉条件、基础设施、坡度面积等进行综合科学分析,确保水田项目建成区交通便捷、劳作方便、水源充分,把符合垦造水田相关条件地块列入开发范围,有效扩大垦造水田项目面积。三是确定选址。通过内业的精心筛选,外业的实地踏勘,严格把好“四个不得立项”关,有效避免了盲目复垦和不必要的争议,确定饶平县新圩镇长彬村冯田村、南洋村等3 个村共7 个地块适合开垦水田项目,其中长彬村开垦水田项目共涉及5 个地块,规划设计面积合计548.4 亩;冯田村、南洋村等两个村现有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共涉及2 个地块,规划设计面积合计751.13 亩。
三、破解难题促落实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将保障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国土部门充分发挥牵头作用,项目所在县、镇、村切实负起宣传引导的主体责任,多次进村入户对垦造水田工作的重要意义、优惠政策、操作规定、实际成效等进行宣传,并充分了解土地权属人的意愿,引导群众支持垦造水田工作,通力协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构建无障碍施工环境。建立健全垦造水田信息公开制度,运用政府公众网等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做好补偿工作。镇、村抽调骨干人员,集中人力清理核查垦造地块的青苗,摸清底数,扎实做好垦造水田地块的地上附着物青苗协议签订及地块登记造册等工作。按照“先易后难”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科学选择试验点,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制定合理补偿标准,确保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得到保障。三是及时解决问题。研究制定垦造水田工作“百日攻坚战”方案,项目工作组实行分片联系制度,深入项目一线,靠前指挥,通过周例会、专项工作会议,总结项目推进情况,建立“多方联动,协同作战,攻坚克难”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县、镇负责人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指导项目建设,督促建设进度;监理人员在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严把“质量关、安全关”。通过努力,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由省属国企实施的《2017 年度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长彬村开垦水田项目》于去年10 月份率先通过专家评审并完成立项,垦造水田工作排在全省全列。目前,饶平县全面加快已立项项目的推进,自行垦造的790 亩也于2018 年2 月9日完成立项,现在准备开展招投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