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赤凤“林下生金”,“菌菇+龙虾”带动村集体收入倍增

2025-08-18 09:15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青山如黛,林海生涛。在粤东大地上,潮州市潮安区赤凤镇这个省级森林小镇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赤凤镇立足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盘活闲置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林下生金、绿富双赢”的特色发展之路。

  驱车驶入浮石村,4600亩林地宛如绿色海洋,95%的森林覆盖率让这里成为发展林下经济的天然宝地。“向林下要效益”成为这个深山村庄的突围之道。

  “林上护绿,林下生金。”赤凤浮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蓝爱培指着菌棚介绍,“我们利用林间遮光好、湿度大的特点,先后试种茶树菇、灵芝和赤松茸等高附加值菌类,去年赤松茸亩产超4000斤,比预期高出三成。”数据印证着发展成效:灵芝种植规模从2000株扩至5000株,村集体收入实现从7万元到15万元的翻番增长。

  产业兴旺,关键在创新。一方面,赤凤镇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结合菌菇特性发展差异化,持续扩大灵芝、赤松茸等种植规模,形成“快周转保收益、高附加值促升级”的产业发展矩阵。另一方面,赤凤镇创新“村村参股”机制,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依靠浮石村菌菇产业经验,吸引塘北村等参股,打造菌菇产业联合体,实现“抱团”发展,实现村村参股分红、集体经济收益增加的发展新模式。

  菌菇种养项目是浮石村探索林下经济的有效尝试,让该村从“靠山吃山”向“养山富山”跨越。赤凤镇浮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志宏表示,下一步将延伸产业链,发展孢子粉深加工,开发“菇宴农家乐”和菌菇采摘研学项目,让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水口村也在积极探索产业创新之路。该村积极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项目,在养殖成功的基础上,探索延长产业链,攻克澳洲蓝龙育苗技术。水口村建起1200平方米的农业科技综合车间,成功突破虾苗繁育技术瓶颈,实现澳洲淡水龙虾苗种的高效化、批量式自主繁育。“车间满负荷运转可带来年利润100万元。”赤凤镇水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少彪说,新探索的芡实与龙虾共生模式,将市场价值较高的芡实引入龙虾养殖体系,有望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产业多点开花,发展后劲十足。赤凤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谢香兰介绍,赤凤镇正推进“一村一业”特色布局,四望坪村和丹桂有机生态茶、水口村稻花虾、浮石村菌菇种植、峙溪村澳洲坚果、白莲村橄榄和香水柠檬等产业各具特色,同步推进“食用菌抱团发展”产业升级项目,通过建立电商平台、统一产品包装和质量标准,赤凤“土特产”正焕发新活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