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创新农村科技特派员管理模式,助力“百千万工程”加速跑
潮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技支撑效能,积极探索新一轮农村科技特派员管理模式,全力推动科技要素向基层集聚。全市精心选派41支专业团队、123名农村科技特派员,积极投身科技助力“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踊跃奔赴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将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活力注入田间地头,奋力书写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拓宽选派渠道,壮大帮扶力量。探索推行“镇村发榜+地市组织选派+省级认定支持” 新模式,全面梳理乡镇产业科技需求清单,面向全省科研院所公开征集匹配科技特派员团队。目前,已成功征集到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12所高校院所参与我市驻镇帮扶工作。在新一轮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中,派驻人员名单经由省科技厅严格审核认定,97名副高以上职称专家、113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入选,其专业领域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业技术范畴,并配套专项资金保障重点任务实施。自2024年7月派驻以来,累计开展驻镇帮扶2855人次,有效夯实驻镇科技帮扶根基,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
构建协同体系,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明确了市县(区)科技部门、特派员团队、派出单位及乡镇人民政府职责分工,在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选派、培训考核、资金监管、条件保障等关键环节实施全流程协同管理。创新在全省率先搭建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平台,依托潮州市仲恺乡村发展有限公司设立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配备专职团队实施日常管理,通过常态化培训提升专业能力,联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资源,成功征集科技成果入县达镇助力“百千万工程”项目35项,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与产业化推广,助力解决县镇村共性科技问题和生产实践难题。至目前,新一轮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累计举办培训112场次,培训农户或技术人员6732人次。
精设量化指标,驱动产业提质。推动特派员团队与驻点乡镇签订帮扶协议,明确年度量化考核指标,确保派驻任务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技术专长,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在水产领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驻柘林镇的邱丽华团队攻克广东省花鲈养殖种苗难题,选育“南饶 1 号”新品系,助力万佳省级花鲈良种场实现省内全流程人工繁育;在水稻种植方面,潮州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驻三饶镇的邱子文团队建立种植示范基地进行提纯种质,推动制定“三饶香稻”团体标准;在茶叶产业方面,华南农业大学驻凤凰镇的刘少群团队致力于推动凤凰茶产业与茶文化融合,在中央电视台1套节目中展示潮州单丛茶的独特魅力与精湛制作工艺,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在狮头鹅养殖领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驻樟溪镇的付晶团队协助企业申报中央预算投资农业建设项目,获批资金1300万元,筹建的广东饶平狮头鹅科技小院入选2024年全国“优秀科技小院工作案例”。至目前,新一轮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累计推广农业新技术68项、农业新品种39个,为当地引进资金3349万元,帮助受援对象增收11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