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主会场活动在潮州盛大举办
潮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度挖掘并创新呈现独特文化元素,着重彰显潮州历史文化名城魅力,于6月14日至16日成功举办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主会场活动。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潮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政府承办,以“岭南千年文脉·非遗焕新焕彩”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全省21个地级市及韩国交流团带来的超百种非遗项目,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一、突出文化特色,打造非遗盛会。一是深挖本土资源,彰显岭南文化魅力。活动以潮州非遗为核心,联动全省21个地市及韩国京畿道非遗项目,全方位展示非遗保护成果。开幕式上,潮州音乐、潮剧、英歌舞等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精彩呈现。在古城昌黎路,设置20桌潮州工夫茶台,通过精湛茶艺展演,生动展现“东方茶道”的独特韵味。在牌坊街,潮绣、潮瓷、潮州木雕等精品展览,汇聚超过百项非遗技艺,吸引市民游客超10万人次参观,充分彰显潮州作为“岭东首邑”的深厚文化底蕴。二是同台竞技表演,促进文化交融。活动特别邀请韩国京畿道交流团,以展演、展示、体验等方式参加广东非遗盛会,韩国光明农乐、京畿剑舞、乡乐舞等国际非遗与广东非遗同台交相辉映,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同时,举办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展、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成果展等专题展览,多维度展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三是创新活动形式,增强互动体验。精心设置非遗打卡点、互动体验区和非遗展演小舞台,推出“非遗+研学”、“非遗+手作”等特色活动。康惠芳大师工作室、陶颐轩潮州窑博物馆等一批非遗展馆、博物馆对游客、市民开放,市民游客可以体验潮绣针法、亲手制作红桃粿,近距离感受潮州文化的魅力。
二、推动文旅融合,激活消费市场。一是发布特色线路,串联文旅资源。本次活动由省文旅厅发布30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有机串联非遗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和乡村A级景点,将非遗体验融入旅游行程。活动期间,潮州广济桥核心景区首日客流量环比增长31.47%。二是举办非遗购物节,促进消费升级。同步开展广东省第六届非遗购物节,构建“线上+线下”多元消费场景,非遗产品销售额达800多万元。线下市集在牌坊街、南门古集市等地设置100个展位,集中展销非遗手信、中华老字号产品;线上则在“看潮州”抖音号开设“云上市集直播间”,集合广东21个地市非遗手信近两百件产品,组织28个非遗推荐官携30多名助演嘉宾和网红开展直播带货,拓宽非遗销售渠道。此外,“世界美食之都”美食展示区展示婚宴、成人宴(出花园)、年夜宴等潮州特色菜宴,现场设置手锤牛肉丸和红桃粿制作体验区,带动餐饮消费环比增长超20%,有效推动非遗保护成果转化为经济价值。三是全域协同推进,带动区域发展。在饶平县、潮安区同步设置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分会场,同步开展非遗展演展示。活动期间,特别推出“历史文化之路”,从潮州历史文化街区非遗空间体验,延伸至龙湖古寨等非遗体验场景,整合优质非遗资源,展示古城、古镇与非遗的完美结合,让更多的人领略潮州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
三、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城市影响。一是融媒协同发力,掀起传播热潮。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报道、中青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等15家上级主流媒体聚焦活动盛况推出报道超百篇,新华社特别推出海外版以全英文推介,活动总传播量超5000万人次。通过多平台、多渠道的宣传,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起“#岭南非遗在潮州#”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潮州非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关键词持续占据热搜。二是推出专题系列,开展花式宣传。精心制作《岭南千年文脉 非遗焕新焕彩》非遗宣传片,在活动启动仪式及各宣传平台播放。组织知名主播实地探访、非遗传承人打CALL直播等活动,创新制作《潮州非遗遇见国潮漫画》等短视频34条,通过新颖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加强全网宣传力度,极大地提升了潮州在年轻群体中的吸引力和关注度。三是聚焦城市定位,拓展海外传播。聚焦“千年古城·非遗潮州”定位,制作推出潮州非遗微短剧,以年轻化、场景化表达方式展现潮州非遗传承创新成果。策划制作了一系列展现潮州非遗之美、城市之韵的短视频、图文攻略,并积极向“法国旅行商大湾区踩线团”等国外旅游企业推送,展示潮州独特文化魅力,为推动入境旅游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