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探索实施“巷长制”基层治理模式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 )

2018-10-15 23:24
来源:本单位
【浏览字体:

潮州市探索实施“巷长制”基层治理模式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今年以来,潮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法治德治并举,强化社会治理创新,以湘桥区太平街道为试点,积极探索实施“巷长制”基层治理模式,着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社会治理氛围,努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等基层治理难题。目前,“巷长制”在潮州古城提质、文明创建、登革热防控、居民自治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一、选出群众“贴心人”,明确“谁来管”。湘桥区太平街道在历史上是名门望族、达官贵人聚居地,保留有儒雅文气和淳朴民风,居民自律自治意识较强。属地政府因势利导,在深入倾听民声、广泛收集民意的基础上,与当地居民共同研究制订“巷长制”有关章程制度,由巷道居民自发推选出能力强、威信高、热心社区公益的居民任巷长,并将巷长相关信息印制成“便民联系卡”,发放到巷道每户人家,随时接受居民联系、求助或提出建议,真正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从社区进一步下移到巷道,把“谁来管”问题延伸落实到基层治理最前沿。

二、聚焦群众“身边事”,界定“管什么”。将基层公共卫生、文化建设和秩序规范等纳入重点管理内容,有效发挥巷长“领头羊”“和事佬”和“树风者”的重要作用。一是当好“领头羊”,示范带动居民遵守“巷规民约”,劝导纠正乱丢垃圾、堆放杂物等不文明行为,切实增强居民文明意识;二是当好“和事佬”,及时调解街坊邻里矛盾纠纷,有效维护邻里和睦关系;三是当好“树风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精神、廉政文明建设与古城社区微更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融合,着力培育文明新风,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湘桥区好人馆、汝南茶舍家风家训馆、慢居客栈居民议事厅等建设。

三、画出最大“同心圆”,厘清“如何管”。创新制定基层巷道议事机制,每月由巷长组织召开巷道居民会议,共同协商、讨论解决各类治理难题,进一步畅通基层政府了解社情民意通道,健全完善身边人解决身边事的有效机制。与此同时,依托巷长对本巷道人员熟、情况明、底数清的优势,牵头会同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同志,组建义务服务中心,搭建党和群众“连心桥”,充分发挥自身亲情、友情、乡情等人脉资源,让义务服务中心成为矛盾纠纷“终结站”、安全普法“宣传站”、平安创建“指导站”、法律政策“服务站”和社情民意“气象站”。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