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举全民之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
潮州市举全民之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潮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书记李希到潮州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2020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目标,以新时代文化突出中心建设、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以先进典型造树、以引领文明建设、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重点,举全民之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前,各项创建工作正高效有序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已打造了48个文明乡风建设示范点和一大批文明先进典型。8月14日,省文明办在潮州召开了粤东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
一、多措并举,统筹推动创文工作。一是围绕重点抓创建。结合潮州新一轮文明创建的目标,从补足短板、改善民生出发,重点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户外广告、校园周边环境秩序、窗口行业等“六项整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市民素质、志愿服务、基层服务、创文档案资料水平等“六项提升”活动。二是强化措施抓督查。制订《潮州市文明创建督导工作实施方案》,运用“三定一督办”工作法,对城区所有街道(镇、办事处)文明创建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测评打分。同时,充分利用潮州广播电视台、潮州日报等媒体,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红黑榜”形式公布督导测评排名前三、后三名的街道(镇、办事处),努力营造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创建氛围。目前,已有6个街道(镇、办事处)被列入红榜,6个街道(镇、办事处)被列入黑榜并责令限期整改。三是依靠群众抓发动。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智囊”参谋作用,组织开展创文视察活动,为创文工作建言献策,督促各职能部门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探索推广巷长制、路长制、楼长制和乡贤咨询委员会等机制,动员和发动群众投身创文活动,让群众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更好地共建共享创文成果。
二、管建并重,大力改善城乡环境。一是从“整治”入手,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梳理列明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脏乱差”问题,瞄准市区“乱贴乱挂、乱排乱弃、乱摆乱卖、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冲乱撞”等痼疾,掀起声势浩大的“治六乱”行动。去年以来,共投入资金3.9亿元,清理乱堆乱放卫生死角1362处、河面384.2公里,查纠交通安全违法行为40多万宗。深入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推进农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我市空气质量提高幅度全省第一,韩江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二是从“建设”入手,加快提升功能品位。围绕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目标,完成10条以上道路“黑底化”、10个以上肉菜市场改造、10个以上停车场改扩建、10个以上公园改造提升、10个以上公厕改造提升、10条以上道路绿化改造提升等“六个十”市政设施建设,完成中山路、新桥路等商业街改造和西湖公园、一江两岸夜景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得到大幅提升,我市被评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三是从“服务”入手,优化提升发展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企业发展措施106条”“人才新政23条”“科技创新18条”等“1+N”系列政策。目前,世界500强企业益海嘉里正式落户潮州,恒洁卫浴、雅士利等一批潮人在外投资企业纷纷“回归”,城市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三、文化引领,全面提升文明素质。一是传承潮州文化。发挥深厚文化底蕴优势,传承发扬潮州文化的优秀传统,开展“百家修百祠”等历史建筑、历史风貌的保护修复工作,打造10个文化祠堂,推动优秀家规家训进祠堂。成功举办央视春节戏曲晚会、《唱响新时代》等节目及“书香潮州”“文化走亲”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展现潮州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二是强化价值引领。大力实施铸魂立德工程,建设6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和一批主题街巷、主题社区。高密度开展创文宣传报道,设立“曝光台”曝光各地创文存在问题。在市区主干道、商铺、酒店等场所设置各类创文宣传牌1700多块、户外大型宣传画8380张,各类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播放有关宣传标语7万多次,主城区建筑围挡实现公益广告宣传全覆盖。三是培育良好民风。开展“最美医生(护士)”“最美教师”“最美警察”等“十大最美”系列评议和“文明家庭”创建、“感动潮州”人物评议等活动,推进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全覆盖。深化基层乡风文明建设,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打造了潮安区狮峰村、饶平县英粉村、湘桥区社光村等48个文明乡风建设示范点。开展“善行潮州”和全民节俭养德等主题活动,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