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以优化“四个环境”为抓手 奋力开创“创文”新局面
( )
潮州市以优化“四个环境”为抓手
奋力开创“创文”新局面
今年来,潮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李希书记莅潮调研讲话精神,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进一步建设优化法治环境、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城乡环境,全力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加快推动潮州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优势。以“创文”推动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积极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制订并实施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加大对企业的精细化服务力度,特别是在土地、审批、资金等要素保障和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多次通过协调会、现场会、站谈会等方式协调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关键瓶颈和“卡脖子”难题。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全省率先进行“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改革,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保姆式”服务,进一步优化网上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实现审批办事时限提速60%以上。出台实施“科技创新18条”和106项精准扶企惠企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创文”工作启动以来,一批投资额大、拉动力强的投资项目陆续落地,有力撬动潮州经济发展,其中由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丰益国际投资的百亿级项目益海嘉里粮油生产基地已落地开工建设。
二、优化生态环境,夯实文明基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创文”为抓手,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营造生态宜居美丽环境。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落实,大力推进枫江流域潮州段污染整治,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规范环保设施的运作管理。全面落实河长制,设立各级河(湖、库)长1603人,构建公安、环保联动执法机制,以印染、造纸、电镀等重污染、高排放行业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共查获环境违法犯罪案件56个,查封扣压案件86个。全面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推进垃圾污水处理、雨污分流和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工作。目前,全市1682个自然村初步完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文”开展以来,涌现狮峰、英粉、赤水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美丽生态宜居乡村。
三、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对标“创文”标准,多方合力集中治理城市管理乱象,补齐城乡建设短板,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针对城乡垃圾、交通秩序、户外广告等问题开展“六整治六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实施公园、肉菜市场、道路“黑体化”等“六个十”项目的改造提升,加快推动城市更新;打造“南门十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街巷,增加一批艺术雕塑、文化驿站和文化景观,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建立创文督查督办常态化机制,由市领导轮值带队到各街道、镇开展随机督查活动,推动基层创建工作。同时,对各镇街“创文”情况进行量化评分,每月检查排名情况通过媒体设置“红黑版”向社会公布,累计督导单位80多个,发出限时整改通知书20多份,整改完成率达90%。
四、优化法治环境,助力文明创建。大力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潮州、法治潮州建设,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创文”氛围。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全面开展问题化解和风险管控工作,集中力量,周密部署,重拳出击,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强大打击威力和震慑声势。至目前,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415名,破获涉黑涉恶案件158宗,打掉涉黑涉恶团伙21个。全力推进“职能综合化、服务网格化、平台智能化、治理社会化”基层治理“四化”建设,健全“网格化+网络化”“大排查+大数据”机制,将基层治理划分为若干大小网格并细化到具体人员,全力构建基层治理“全科医生”队伍,推动基层综合治理问题全面有效解决。将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制订宣传《潮州市民文明公约》《潮州市民行为规范》,开展“最美人物”系列选树活动,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激发全市人民共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