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以科技创新“十大工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潮州市以科技创新“十大工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潮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李希书记关于“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动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的指示要求,以及全省科技创新大会部署精神,坚持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攻方向,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十大工程”,坚决打好科技创新主动仗,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重点任务,制定“十大工程”目标清单。一是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贯彻落实省2017年提出的关于“在5年内实现国家级高新区在粤东西北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将凤泉湖高新区建设打造成为聚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核心高地,并启动申报为国家级高新区各项前期工作。二是建设创新驱动先行区。加快构建涵盖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南山分园二期B区等的潮州市创新驱动先行区,建立引领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示范地。三是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国家级孵化器标准推进中山潮州(枫溪)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对全市孵化育成体系的分类指导,加快发展一批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四是建设先进陶瓷材料创新研究中心。进一步整合韩山师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三环集团现有技术研发人才、资源和设备,致力打造国内乃至国际陶瓷材料研发前沿高地。五是创建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引进天安数码城、宝能集团等具有先进科技产业园区运营经验的投资机构,着力创建集科技研发服务、创业孵化、产业加速以及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科技创业创新园区。六是建设知识产权维权保护综合平台。完善多元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形成涵盖专利、商标、版权等所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大保护格局。七是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程。聚集制造业核心环节,分类、分步推进智能化制造示范工作,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生产线、制造工厂、应用技术。八是建设潮汕高等研究院。按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推动韩山师范学院与国际潮籍博士团联合会合作建设潮汕高等研究院,为地方创新驱动提供更高层次的科技支撑。九是创建科技创新特色小镇。突出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通过政府助推、企业参与、科研机构互动,创建技术、人才、管理、资金集聚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创新类特色小镇。十是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力争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二、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十大工程”工作基础。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制订《潮州市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建立科技投入长效机制,结合“科技创新18条”落实重大专项资助、后补助、创新券等财政支持,全面强化财政科技经费导向作用。二是强化人才保障。制定落实“人才新政23条”,依托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以及“扬帆计划”“广东特支计划”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各类平台和载体,大力引进高端科研人才,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三是强化服务保障。依托中国潮州(餐具炊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平台,打造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完善专利奖酬制度,提高专利和知识产权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报道、论坛、讲座、培训、展览等渠道,多形式、多渠道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培育创新动能,激发“十大工程”带动效应。一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构建以企业成长为主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入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链条政策体系。二是加强自主核心技术培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运用技术、人才、成果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太安堂集团、凯普公司等特色龙头企业和科技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力争承担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实现零的突破。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资源培育。完善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产学研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院士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深度推进与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开展军民融合产业试点工程,实现产学研合作资源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