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潮文化精品城市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潮州市以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助推高质量发展

( )

2018-06-12 23:19
来源:本单位
【浏览字体:

打造潮文化精品城市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

---潮州市以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助推高质量发展

 

潮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传统文化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捧好潮州文化这个“金饭碗”,以打造潮文化精品城市为目标,以建设“文化强市”为抓手,切实推动潮州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创新,促进潮州文化与经济发展相融合、与社会进步相辉映,全力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中国瓷都”等“一城两都”金字招牌,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抓保育,彰显古城文化魅力。依托1345处文物点、9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丰富的文物遗产资源,以及广济桥、韩文公祠、开元寺、明代城墙、牌坊街等标志性建筑,全力加强古桥、古祠、古寺、古街、古厝、古城墙及相关文物的保育工作。按照“串点成线”的工作思路,推进宋窑大遗址公园、古城博物馆群、百家修百祠等项目建设,以及许驸马府片区、旧府衙片区综合整治和中山路、义安路、西马路、东平路等街区成片改造提升。2017年,笔架山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顺利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

二、抓活化,培育新兴文化业态。致力打造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古城夜景新亮点,实施西湖公园夜景提升项目,重启人民广场音乐喷泉,邀请高端设计团队打造“一江两岸亮灯工程”,多层面展现古城夜景魅力。其中,一江两岸夜景提升项目获得2018年阿拉丁神灯奖“最佳人气奖”和“网络人气奖”。着力推动文创产业集聚发展,启动中山路“工艺一条街”景观提升项目,整合牌坊街、工艺一条街和婚嫁用品一条街等资源,着力打造“产业+市场”、“前店后厂”的潮州工艺和文创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以“潮味”为卖点,鼓励引导老城旧厝改造,稳妥开发民宿客栈、茶馆茶舍等,有效地打造了新业态。目前,古城区有民俗客栈31家,茶馆(舍)23家,名手信馆10家。

三、抓开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基础优势,积极实施“旅游强市”战略,编制《潮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打造“一江两岸、三山一洲、二轴六片区”,古城特色区规划面积扩至12.46平方公里。实施《潮州古城特色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方案》,成功将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打造成4A级旅游景区,目前全市共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6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基地3个。2017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5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5亿元,分别增长30.2%和29.5%。

四、抓传承,展现潮州工艺风采。大力传承弘扬潮州“非遗”文化。依托51项国家、省和市级非遗项目和陶瓷、潮绣、木雕、泥塑、麦杆画、剪纸、嵌瓷等40多个精美绝伦的潮州工艺美术,大力培育壮大以149名国家、省、市级传承人为引领的非遗传承群体,加快推进83个市级以上传承基地建设,全省唯一一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等纷纷落户潮州,成功编印《潮州歌册》、《潮州工夫茶论文集》、《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一批“非遗”丛书。推动非遗文化与现代时尚融合,以创意激活产品,以文化提升产业,潮州木雕、麦秆画、潮州菜、潮绣等“非遗”项目纷纷落户潮州—中山产业创新中心。成功举办国际婚纱礼服周、“中陶奖”、陶瓷精品展、中国刺绣艺术展等国际性、全国性活动,潮州文化品牌效应得到大力彰显。

五、抓推介,扩大潮州文化影响。全方位加大潮州文化的宣传推介力度。今年来,围绕弘扬潮州传统文化的专题节目《央视戏曲春晚潮州分会场》《唱响新时代》《乐游天下》等先后登陆央视大舞台,“等你千年——爱在潮州”婚恋旅拍体验活动成功举办,大幅提升潮州作为“一城两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同时,以牌坊街为主阵地,每周举行“文化古城·乐享名街”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讲古、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木偶戏表演、潮曲演唱、综艺晚会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坚持不懈弘扬潮州文化、做强文化品牌。积极推动潮州文化走出去,组织潮剧、铁枝木偶等赴国外演出,组织6个非遗项目共11件(套)非遗产品在潮汕机场免费演出,以文化凝聚海内外潮籍乡亲的归属感,激发新乡贤回乡创业创新的热情,推动潮州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为全面扩大开放创造条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