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积极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大发展
( )
2011-12-21 12:32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字体:大 中 小】
潮州市积极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大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潮州市积极部署,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农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结合实际,我市确定了今后五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农村经济总收入规划年均递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规划达年均递增12%。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65万亩、年总产量达到26万吨以上,其中水稻播种面积50万亩、年总产量21万吨。新增茶园面积2.75万亩,至2016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6万亩,年产值15亿元以上;至2016年全市生柑保存面积达到8万亩,产量10万吨,年产值4.8亿元以上;特色水果、花卉等在品质上有较大变化。至2016年, 生猪和肉禽规模化养殖出栏量占总出栏量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全市出栏生猪和禽分别达到105.86万头和1986.76万只,年均增长2%;肉类总产量达到109940吨,年均增长2%。为实现上述目标,潮州市将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继续贯彻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特别要加强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以改变农业科技的支撑力度不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同时,积极探讨有关农业保险制度,以解决农业越来越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尽最大可能地保护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二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进一步建立健全粮食工作考评制度,保护和建设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积极引进优良粮食品种,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办好粮食创高产示范点,提高粮食亩产;继续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加大对种粮户的支持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积极引进适宜我市应用的中小农业机械,提高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
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准备水平。进一步广泛发动群众,加大投入力度,认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议案、改造中低产田等现代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有效改善耕地生产条件、抗灾能力,努力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产出水平。同时,积极推进水产养殖、茶叶、潮州柑包装、金佛手加工、蔬菜节水灌溉等特色农业产业机械化的发展,加快农业技术应用力度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技术普及率和农机化水平。
四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力争在新品种的引进、培育和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领域组织攻关,不断增强农业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和水平。继续优化调整潮安县凤凰镇、铁铺镇和饶平县浮滨镇等三个潮州单丛茶主产区的生产布局,在确保高山茶生产质量与产量的同时,引导茶区的生产企业和茶农大力发展低山无公害绿色茶叶,推进单丛茶的规模化生产。巩固发展饶平县新圩镇和潮安县金石镇、沙溪镇等潮州柑主产区,扶持种植大户扩大种植面积,鼓励零星生柑生产户进行连结,发展合作经营。转变畜牧业发展经营理念,加大对养殖场沼气、畜牧业现代农机具等基础建设项目的投入,引导畜禽养殖场增加投入,提升养殖设备水平。加快推进无公害畜产品行动计划,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示范场。
五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重点扶持区域性农业龙头,在帮助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向各级争取资金支持的同时,帮助从事潮州柑、单丛茶等特色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设备、人才,完善规范化管理,使传统产业得到新的提升。突出培育有较大规模和融资实力的茶叶产业龙头企业,引导茶叶加工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茶叶制作机械和加工、包装机械,逐步实现从传统制作技术向机械化、现代化生产转变,带动全市茶业的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开展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在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基础上,按照建设规划,逐项认真抓好落实,加快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各种博览会等活动和参加品牌认证,拓展产品销路和提升潮州农业品牌效应。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强化主要农产品的检查监测,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加大农资打假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高毒农药等投入品的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服务,创建示范,切实抓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
六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抓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改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强化技术服务,推进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挂钩联系制度、扶持激励奖补制度、社会结对共建制度、舆论宣传推动制度等,形成“以点带面”、“以补促建”和“以创激快”的新农村建设氛围,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集中力量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重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染、农村水体污染、生活污水和畜禽污染等四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以集中清理村内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为重点,努力消除“脏乱差”现象,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整村推进、分类指导,自力更生、多方支持”的原则,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帮助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建设或改造住房,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真正把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使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实现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