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效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 ||||
本报讯 今年来我市各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07件,调解成功4990件,调解成功率达99.7%。没有发生因纠纷调解不及时或不妥当而转化为凶杀、自杀和重伤害案件,有效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日益重视,加强和规范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全市形成了覆盖市、县、镇、村的四级调解网络。今年,我市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三级平台为依托,推动人民调解网络从“纵向”向“横向”推开,延伸工作内容,积极探索全市各重点部门如医院、交警、大型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探索医疗、交通纠纷等新型调解组织建设。全市共建成各类调解组织1360个,人民调解员4146名;其中企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48个,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5个,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等人民调解委员会3个,其他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10个,一批专家学者、法律服务人员、离退休公职人员活跃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线。此外,在外来人口较集中的潮安、枫溪部分地区,选择人脉广、受大家信任、热心群众工作的外来工充实到部分调解组织中,充分利用其在生活工作中与老乡之间的沟通平台,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进厂房、进社区,及时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并在外来工中开展法制宣传。通过不断完善,以综治信访维稳三级平台为依托的立体化调解网络基本形成,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易后难的原则,做到早计划、早安排,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努力把纠纷解决和化解在基层。有效地提高了矛盾纠纷调处能力和水平。今年来,全市三级平台受理矛盾纠纷3212宗,调处成功3173宗,调解成功率达98.8%。 (邱锐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