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拟推荐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的公示

2024-01-12 18:19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关于拟推荐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的公示

  根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转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评选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经潮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会研究通过,现对我市拟推荐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陈传荣同志的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科书面反映。反映内容应具体详实,并请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反馈。

  联系地址:潮州市新洋路民主大厦6楼;

  邮政编码:521000;

  联系电话:0768—2120162;

  电子邮箱:czfyk2010@163.com

  

  附件:陈传荣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1月12日

附件

  陈传荣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在潮州市潮安区,走进任一处非遗传承基地或非遗展览馆,与非遗传承人提起陈传荣,几乎无人不晓。扎根潮安这片文化沃土,陈传荣数十载如一日,深耕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并盘活潮安丰厚的非遗资源,让潮安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一、非遗保护路上的“老黄牛”

  陈传荣对文化事业的无限热忱,深受其父亲影响。从小耳濡目染在乡镇文化站工作的父亲如何一点一滴地守护着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令他与文化结下了终生之缘。自1992年参加工作起,陈传荣始终坚守在基层文化工作岗位上,与潮安的文化事业共同成长。2005年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刚刚起步,始终奔走在文化一线的他,全身心投入其中。他不辞辛苦,寒来暑往,走村串巷,足迹踏遍偏远山区、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边做政策宣讲,边深入调研、搜集、采访、普查各类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情况。有的传承人是老手艺人,文化水平不高,无法独立完成申报材料,陈传荣就多次亲自上门,帮助其完成申报。在陈传荣及其同事的不懈努力下,全区现有各级非遗项目98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省级11项、市级15项、区级67项,搭建起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此外,陈传荣抓好抓实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认定管理工作,推动人才梯队建设,全区现有各级非遗传承人339名,其中国家级7名、省级11名、市级48名、区级273名。他还积极推动非遗保护基地申报和建设,已建成省级传承基地5个、市级7个。依托各传承保护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培训和展示活动,推动形成“项目保护—队伍传承—基地培训—宣传展示”的非遗保护发展新格局。

  二、濒危非遗项目的“守艺人”

  长期从事非遗保护的陈传荣,对濒危非遗项目有着更敏锐的嗅觉,大力实施抢救性保护。潮安区凤凰山是公认的畲族发源地,招兵节作为畲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民俗活动,是畲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畲语、畲歌则是畲族人民的集体记忆,是畲族文化的血脉。但因种种缘故,这些传统民俗和民族语言一度陷入濒危困境,懂招兵节仪式的人寥寥无几,会讲畲语、唱畲歌的人也是屈指可数。陈传荣深知,这些传承人一旦断层,畲族的核心文化将面临消亡危机。对此,他不遗余力多方申请资金投入,多次深入到畲族村落,逐一挖掘、探访为数不多的传承人,克服重重困难,组织人力对“招兵节”及畲族民歌进行记录、梳理,拍照片、录视频、建档案,指导做好非遗推荐申报材料,将“招兵节”及畲族民歌成功从濒危项目中抢救出来,并入选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在此基础上,筹建畲歌非遗人才示范工作室,推动畲语畲歌的教学,组织创作原创歌曲《唱首畲歌颂党恩》,打造各类畲族主题展馆、体验馆等等,使畲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重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非遗活化利用的“弄潮儿”

  陈传荣意识到,非遗文化唯有在时代浪潮里守正与创新,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他不断推动非遗文化走进现代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多措并举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营造浓厚的传承氛围。如,多次组织非遗传承人进校开展教学传承活动,让非遗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及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组织非遗传承人进社区、进景区展演,举办非遗实物展、非遗图片展等,制作文化遗产邮册,组织潮安舞龙、潮州鲤鱼舞等非遗项目参与央视《非遗里的中国》等多档节目的录制,让非遗走进群众中,让群众了解非遗。同时,陈传荣坚持创新求变突围,不断探索“非遗+”模式。在他的鼓励和推动下,潮州大吴泥塑、潮州木雕等产品类非遗项目积极开拓“非遗+时尚”文化品牌,开发符合当代审美和生活需求的各类文创产品。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当前,他还致力于推动打造潮州工夫茶艺、凤凰单丛茶制作体验等“非遗+旅游”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