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致力构建非遗传承保护新格局推动传统文化开出繁花硕果

2025-04-17 09:57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潮州致力构建非遗传承保护新格局推动传统文化开出繁花硕果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潮州共9人入选,成为广东省内入选人数最多的地级市。

  近年来,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大力实施“非遗青蓝人才行动”,积极培育各级非遗传承人。目前,全市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9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1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7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71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群体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在全省位居第一。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厚植非遗传承土壤。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完善调查记录、完善名录体系、加强传承体验设施建设等十大方面工作措施,进一步健全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机制建设,实施年度评估考核管理机制。配套出台具有针对性的补助激励政策,对于新列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非遗传承人,给予适当的配套补助。强化非遗法治保护,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联合保护机制,共同出台《关于加强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构建全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与行政保护机制。

  二是注重链条培育,筑牢非遗传承根基。大力推广“师带徒”的传承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领军作用。截至目前,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已授徒3200余人,逐步构建起科学合理的非遗人才梯队。创建非遗人才示范工作室12个、非遗传习所14家,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地校合作培养等现代教育新模式。与高校、职校等教育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培养,鼓励非遗传承人参与教学科研工作。近两年,累计培养学生超过5000人次。积极推进非遗与中小学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在全市60所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致力于培育非遗传承的新生力量,为非遗传承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聚焦平台搭建,共享非遗传承硕果。创新“非遗+文旅”发展模式,为非遗人才搭建广阔平台,推动非遗服务社会经济、创造美好生活。依托各景区景点打造“潮玩古城”“乐享名街”“非遗购物节”等品牌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展演,打造沉浸式体验潮州非遗魅力新场景。2025年春节元宵期间,共组织非遗传承人参与各类展演展示近2000人次,非遗人才展示技艺、亮出作品、讲述故事,成为潮州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研讨会、文创集市、文创大赛等活动,组织非遗人才参加国内国际大型交流活动,拓宽非遗人才的视野与思路,激发非遗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引导非遗传承人参与“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制茶非遗工坊,累计开展技艺培训44场、培训3188人次,有效促进当地就业增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