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进度 全力奋战 扭降为升
( )
潮州是一个外向度较高的城市,外贸结构比较特殊,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超过90%,加工贸易进出口仅占6%。2012年是我市外贸发展最为困难、面临最为严峻考验的一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而我市出口产品结构是以传统出口产品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多,产品附加值低,受政策环境影响更加明显,形势更为严峻。从1-8海关数据来看,我市外贸出口从1月份增长5.3%到一季度增长8%、到上半年增长0.9%,再到7月份首次下降1%、8月份下降1.2%,增速呈现逐月放缓乃至出现微降趋势。
近期,我们通过走企进厂、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100家外贸企业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找准问题,力争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调查显示,外需不足是导致出口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有74%的企业认为出口下降主要是由于订单减少,认为受成本上升影响的占63.3%、受贸易摩擦冲击影响的占14.6%、受汇率波动影响的占33%。另外,有57%的企业反映今年订单不足,20%的企业反映订单略有增长。其中,大型出口企业普遍对今年在手订单状况表示谨慎的乐观,虽然有部分企业订单出现大幅增长,但短期订单、散单、小单仍占较大比重。而中小微企业普遍反映增长乏力,甚至有的经营已面临举步维艰。从今年客商下单情况看,有9成以上企业认为当前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仍未回暖,采购商信心严重不足。此外,企业在手订单仍要面对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招工难等诸多问题。调研中,有82.2%的企业反映出口成本上升10%以上。其中,受原材料上升影响的占65%、用工成本影响的占84%、物流成本影响的占21.1%。有52.1%的企业反映今年经营利润率将下降5-20%,有13.3%的企业反映利润率将下降20%,外贸企业“吃不饱”的现象普遍存在。预计下半年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压力更大。对此,市外经贸局坚持要紧紧围绕“一切为了稳增长”的任务要求,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全力奋战“八十天”,努力扭转外贸形势下行局面,力争我市外贸发展实现稳中有升。重点要做到“五个抢”:
一是抢时间。要倒排日期,抢抓进度,继续咬定任务目标不放松,完善外经贸经济运行动态监测机制,第一时间掌握市场资讯,第一时间通报政策导向,第一时间上报动态走势。继续完善重点企业联系制度,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及时跟踪掌握重点企业订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企业进出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鼓励企业提振信心、主动作为、共克时艰。
二是抢市场。要围绕转型升级的主线,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扩大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传统大宗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努力保持大宗优势商品的市场占有率。特别是要精心组织企业参加秋季112届广交会,抢订单,保市场。同时,优化外贸国际市场布局,引导企业在巩固和深化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开拓非洲、拉美、东盟、中东、东欧等新兴市场。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内重点城市建立营销网络,建立稳定的供销渠道,扩大内销。
三是抢政策。要围绕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外经贸促进政策,进企入厂加大宣传贯彻力度,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各类政策扶持资金,确保企业用足用活政策。要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金融和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实现部门联动,优化通关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好政策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四是抢先机。经过金融危机以来的“大浪淘沙”,国际国内企业优胜劣汰,格局重组,为我市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市场份额和争取更多订单提供了机遇。要积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抢占市场先机,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走出去”获取境外知名品牌、先进技术、营销渠道、高端人才等资源,以对外投资生产替代部分传统产品出口,实现优势产品的“产地多元化”,规避贸易风险,带动订单稳定增长。
五是抢创意。今年来我市一些出口企业之所以能逆势大幅增长,主要是他们都将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推陈创新,抢控市场主导权。要引导广大企业审时度势,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进行产品适应性调整,加大新产品特别是差异化、个性化产品研发力度,不断赢得竞争优势。尤其是作为我市最大宗出口产业的陶瓷产业,更要加大研发力度,力争在文化创新创意上实现新跨越,进一步擦亮“中国瓷都”金字招牌,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发展,做大做强。
潮州市外经贸局
2012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