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率先完成入海排污口备案实现生态与民生双赢突破

2025-04-03 10:08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入海排污口备案是深入打好打赢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和“海洋牧场现代化建设”的“蓝色引擎”的关键环节。为规范和加强入海排污口全链条监管,新年伊始,潮州市抢抓开年先机,锚定“3月底前入海排污口备案全覆盖”的目标,上下一心、加压奋进,构建了“四级联动+上门帮扶”服务体系,备案进度较原计划时限大幅提前,在全省率先完成入海排污口备案登记工作,316个入海排污口应备尽备率100%,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服务的双赢突破。

  一、高位推动强部署,织密责任落实“保障网”。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入海排污口的监管,针对全市入海排污口的责任主体占比八成以上为海水养殖户这一地方特色,将做好养殖户思想工作和帮扶服务是影响备案工作成效的关键。市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明确要求将入海排污口备案作为一项政治性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好。去年12月全省海洋工作会召开后,市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提前谋划、及早布局,第一时间组织饶平分局和沿海六镇召开专题部署会议,强调“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下发《关于落实入海排污口备案工作的通知》,形成市局统筹指挥,县政府分管领导部署亲抓,分局牵头推进,镇、村专员协调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以雷霆之势全面开展入海排污口备案工作。一方面,以村为单位制定备案帮扶工作计划,将责任压实到镇村、任务量化到个人,并建立“周调度”制度,定期跟进入海排污口备案完成进度,第一时间研究解决养殖户文化水平不高、配合意识不强、无法使用电脑等难点堵点。另方面,同步启动入海排污口信息核查专项行动,协调沿海六镇采取实地踏勘测量、无人机航拍比对等手段,进一步核实完善入海排口基础信息,形成“一村一清单、一口一表格”,为推进备案工作筑牢数据根基。

  工作推进过程中,省生态环境厅及时高效提供全方位帮扶,对我市备案工作存在的技术问题、系统管理问题给予支持帮助,能解决的立即解决,需协调生态环境部海洋司的及时协调,为高效推进备案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精准施策破堵点,打好政策宣传“组合拳”。为解决养殖户普遍存在的政策了解不足、备案意识薄弱、担心服务收费疑虑等问题,市生态环境局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进行入海排污口备案宣传。线上方面,依托“潮州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入海排污口监管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新标准。同时,召集分局和沿海镇村业务同志,开展线上宣讲培训,在线演示备案流程,学深悟透《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核心要点,进一步夯实备案管理能力和水平。线下方面,全面发动镇、村力量,联合水产养殖协会召开“座谈会”,以点带面扩大宣传影响力。深入饶平养殖片区进行网格化入户宣传,通过干部上门答疑、每日方言广播、图文读懂等通俗形式厚植养殖户依法依规备案意识,特别标注“政府帮扶、全程免费”消除责任主体顾虑。

  三、进村入户解民忧,跑出备案服务“加速度”。坚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我市构建“预填表+集中办+双人核”一站式服务模式,推动备案工作提质增效。一是业务负责同志提前代填备案登记表关键信息,同步生成入海排污口精准定位图,形成“一表一图”材料包,为备案帮扶工作提供基础支撑。二是组织30个自然村分批开展“集中办理日”活动,入村上门开展备案帮扶服务,现场与责任主体进行面对面、一对一填报辅导,对照填表说明进行逐项讲解和重点提醒,确保填报规范、如实、完整。通过6台移动设备同时联办,仅用3天完成168个用户账号批量注册。三是针对高龄、文盲、生重病、在异地等特殊群体,实施“亲属委托代办”制度,通过出具关系证明材料、视频连线确认授权、村干部担保等方式确认代办权限,打造既有制度也有温度的“绿色备案通道”。四是备案审核严格执行交叉复核,依法依规审查资料合法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切实做到备案效率和审查质量两手抓。备案进程连续3周位居全省首位,率先完成入海排污口备案全覆盖,相关做法被借鉴参考,为全省入海排污口治理提供了“潮州经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