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好广东 “东大门”(下篇)
(1) 选取在主干道沿线1公里范围内林地及城乡周边重点区域大山大脉,实施林分林相优化提升行动,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形式,对林地、林分宜造则造、宜抚则抚、宜封则封,营造多层次、多树种、多功能和多效益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森林群落。
(2) 大力实施“干道扩绿”行动,重点抓好主干道重要位置节点绿化品质提升,营造优美的绿化景观节点。
(3) 突出立体绿化美化效果,努力打造绿美干道示范样板。
2.加大治理力度,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1) 深入开展城乡风貌整治工作,改善城镇和村庄人居环境,重点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广告牌、“三线”乱搭乱挂等乱象。
(2) 加强巡查督查,对于发现的违章建筑,未经审批非法设置的,与城乡规划不符的,影响市容市貌的,侵占绿地或遮挡绿化景观的,影响建筑物形象和风格的,立即予以制止或采取措施予以拆除。
(3) 对整治难度大的违章建筑、乱设广告牌、乱搭乱建窝棚等点位,联合多部门进行分析研判,提前掌握乱搭乱建拆除风险点,明确分工,形成整治合力。
(4) 加强道路日常管养,及时修复破损路面、标志牌、标线。
3. 加强耕地保护,复垦“撂荒地”
(1)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开展主干道沿线“撂荒地”排查,全面摸清“撂荒地”底数,建立信息台账,记录“撂荒地”的承包户、位置、面积、类型等信息。
(2) 强化土地流转管理,引导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将“撂荒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 同时为防止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后出现撂荒,指导流转双方将相关要求纳入流转合同内容。
(4) 加强对“撂荒地”利用情况的跟踪调度,利用一块、销号一块,及时更新台账信息,做到账实相符。
来源:潮州百千万工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