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宣法 以审促治 审计监督助推法治建设行稳致远

——潮州市审计局“谁执法谁普法”履职工作报告

2024-06-14 10:38
来源:本单位
【浏览字体: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潮州市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为抓手,扎实推进法治审计机关建设,严格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先后获得“全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一、突出谋篇布局,明普法之向,筑法治之基

        市审计局始终坚持普法工作与审计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扎实推进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局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研究部署普法工作,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建立以青年业务骨干为主体的“普法讲师团”,强化与局志愿者服务队的协调联动,打造“普法宣传+志愿服务”的组织模式。

        二是狠抓规划制定。制定审计机关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各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工作方案、责任清单,以制度为纲、清单为据,明确普法工作的任务目标、重点对象和工作要求。

        三是落实工作保障。聘请执业律师担任我局法律顾问,为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建设审计普法书屋、打造“审计法治长廊”,订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修订审计法释义》《中国审计》《中国内部审计》《中国审计财经法规选编》等法治宣传学习资料三千余份。三年来累计投入法治工作经费38万元,有力保障普法工作落实。

        二、强化自身建设,练普法之功,行法治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精神”就是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法治的崇尚。市审计局始终坚持以法治精神强化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练好“谁执法谁普法”内功,严格规范自身权力运行,做到明法于心,守法于行。

        一是推动审计法治精神再锤炼。编印审计人员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组织领导干部“一月一学法”,中层干部“一案例一释法”,业务人员“一项目一普法”,形成学法、释法、普法层层递进的学习宣传格局。组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测试、旁听庭审、新进人员集体宪法宣誓等法治教育活动90余场,覆盖3600人次,促进审计干部常怀审计职责法定的崇高感、使命感。

        二是推动制度体系再完善。以法治理念落实党对审计工作全面领导的要求,完善市委审计委员会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三年来向省委审计办、市委审计委报告重要事项、审计综合报告等69件。不断健全“人大+审计”“纪检+审计”“巡察+审计”“政府督查+审计”“法治督察+审计”贯通协作的“五审联动”监督体系,在全省首创法治督察与审计监督协作配合机制,联合市委巡察办出台工作协调机制,将抓实审计整改纳入人大督察、政府督查事项,不断拓展大监督格局。制定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国家、社会、内部审计“三审协同”联动机制。出台社会捐赠审计监督办法、审计容错免责意见等制度,夯实审计监督的制度保障。

        三是推动审计管理流程再优化。实现审计计划、执行、审理、整改“四权分离”,强化内部权力运行制衡。坚决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保审计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正。健全审计质量全流程管控机制,组织审计项目等级评比和县区业务质量检查,着力防范审计执法风险。主动落实政务公开,贯彻落实《审计法》相关规定,每年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和整改工作报告,并主动向社会公开报告内容,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多年来保持审计执法“零裁决”“零复议”“零诉讼”。

        三、坚持宣教并行,兴普法之风,积法治之势

        市审计局构建普法宣传的常态化机制,拓展多领域宣传阵地,融入审计项目全过程,开启多形式的普法宣传模式,推动普法宣传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打造特色品牌,让普法“活起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及新修订审计法的实施,开展“红色审计法制史”微视频讲述、“我与审计法的故事”书画征集、“为国而审、为民而计”主题演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题宣讲、“打造特种部队”普法运动会等活动,丰富审计系统法治宣传形式。联合韩山师范学院建立高校实训与普法基地,连续四年开展审计普法课程,致力培养未来审计人的法治精神。在市图书馆建立审计普法驿站,定期举办“书香润心田、法制进万家”宣传活动,推动普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走进基层一线,让普法“动起来”。构建全媒体普法宣传矩阵,在户外LED屏滚动播放法治宣传广告,在局网站开设法治宣传专栏,派员“做客”潮州电台“每周说法”栏目进行“以案释法”等,有力提高大众普法覆盖面。精心设计集法治展板、视频、书籍、文创产品于一体的流动普法站,积极开展“普法”“七进”活动,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学校、军营、两新组织提供流动式法律咨询服务,送出普法宣传资料3000多份,营造全民学法良好氛围。

        三是覆盖执法领域,让普法“实起来”。针对审计监督的全领域,审计涉及的全人员,审计进点、征求意见、整改检查的全流程,量身定做普法微课堂,实现执法与普法有机结合,增强被审计单位的法治意识。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新修订的《审计法》,向市委党校中青班学员讲授依法履职专题课,向220名内审人员举办内部审计法规培训班,向187名党政领导干部发放履行经济责任“正负面清单”,筑牢依法行政防线。

        四、依法全面履职,显普法之效,扬法治之威

        严格遵循宪法、审计法赋予权限,依法忠诚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近三年完成审计项目113个,查出违规金额14.40亿元,提出审计建议354条,审计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59份,有力服务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审家国之利弊,护财政“钱袋子”。强化对“四本预算”以及部门预算财政资金全口径、全流程的审计监督,开展专项债、技改资金、招投标管理、政府采购等专项审计调查,进一步严肃财经法纪,提升各部门规范化管理水平。通过整改,促进增收节支7468万元,推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计民生之百业,守群众“幸福线”。紧扣省、市十大民生实事,组织重点民生领域的专项审计,覆盖医疗、社保、粮食及饮水安全、困难群众救助等基本保障,校园教育、文化惠民、疫苗流通等公共服务,乡村振兴、“三旧”改造、道路工程、电子警察规划、生活垃圾处理等城乡建设与治理领域,促进各级各部门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三是为吏治谋清廉,念权力“紧箍咒”。分层分类开展市直单位,县区政法、宣传、统战等系统、重点镇街共59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查出领导干部应负责任问题金额30.59亿元。针对资金使用、工程建设、资源监管等领域发现问题,依法依规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移送违纪违法事项70项,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

        四是为发展谋长远,算绿色“生态账”。聚焦枫江流域综合治理、城市污水管理、土壤污染防治等关键领域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林长制、河长制、“两违”整治等责任落实加强审计监督,助力绿美潮州生态建设。聚焦9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履职情况开展离任(任中)审计,促进领导干部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以绿色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

        五是促良法得善治,写整改“实文章”。做深做实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推动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我市审计整改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健全整改机制,逐步形成被审计单位整改、政府主导、人大监督、主管部门监管、审计机关跟踪督促、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协同的审计整改责任工作体系。2021年以来,各级各部门依法依规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共计促进上缴财政7468万元,上缴税款2390万元,归还原渠道1.83亿元,促进资金拨付到位4.86亿元,建章立制347项,有力促进严格执法和全民守法。

        沐思想之光,循法治之道。踏上新征程,市审计局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依法审计,扎实推进以审宣法,更好发挥以审促治作用,以高质量的审计监督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贡献审计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