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长彬村:龙头企业 拉着跑 农户销路不用愁
长彬村位于饶平中部半山丘陵地带,四百岭山南麓。村民历来以农为主,尤以青梅、冬瓜等闻名于粤东及闽南各地,青梅的种植面积广阔,是粤东地区最大的青梅生产基地。
由于农副产品连年来价格走低,加上自然灾害影响,许多农户失去信心,还有一些家庭受病魔的困扰,逐步陷入贫困。全村贫困户有87户306人,脱贫压力不小。
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
长彬村通过发动广东梅业公司这一农业龙头企业,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广东梅业公司由长彬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陈镇业创办,是国内少数无需添加防腐剂的青梅加工企业之一,产品主要供给家乐福、永旺等大型商超集团。去年实现产值3300多万元,今年预计可达8000多万元。
下午时分,在公司的工厂里,阳光的炙烤下,一颗颗小巧的青梅与盐分融合,即将进化为令人垂涎的话梅。一筐筐青梅成排地晾晒着,大片绯红色装点着大地。
记者见到阿强时,他正在广东梅业的工厂里工作。他将青梅从浸泡池里拿出来,挑掉破损、有斑点的次品,再依次码好,推到去核的流水线。
他今年62岁,家里有四口人,因为患有脑血栓,行动不太方便,在青梅厂的工作对他来说比较轻松,每月能拿到3000元的工资,加上绩效奖励,最高可以达到4000元以上。去年,像阿强这样在梅业公司得到工作机会的贫困劳力还有30人。
公司创始人陈镇业告诉记者,他们与周边7个镇4900多个农户签订了青梅订单收购协议,其中包括长彬村51户贫困户和周边7个镇的104户贫困户。每年生产的青梅以高于一般农户的价格收购。
去年他们通过订单收购省定贫困户青梅180吨、共86.4万元,收购无签订协议普通贫困户青梅490吨、共195万元,解决了农户的销路问题,为贫困户提供稳定的增收渠道。
树品牌上电商 育人才建基地
2016年起,来自人社系统的扶贫驻村工作队带来了一项项扶贫政策,尤其是在就业扶贫方面,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帮助扶贫户就业,实现自我造血。
贫困户陈义鑫家有7人,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正在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4个月前,他在村里开了家牛肉丸店,每天清晨6点起床去拿肉,晚上干活到深夜1点,熬得眼睛都充满了血丝。几个月来,生意却不太理想,每个月营业额只有两三千元。
长彬村驻村第一书记殷秀才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帮他分析原因,希望帮他申请一些产业资金的奖补,并帮忙对接省人社厅下属的学校食堂,拓宽牛肉丸的销路,还计划帮忙注册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等。
村里54岁的陈良书从爷爷辈就开始做潮州传统饼食,他自己也在这行干了二十多年。他家的饼皮薄馅足,很受欢迎,尤其是到了各大传统节日,一家人就忙得不可开交,一天做几百张饼。
殷秀才发现,这家百年老店却连个商标都没有。他和陈良书商量着,注册一个商标,再发展电商,等规模做大之后,还可以为其他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就这样,在日常的交流中,工作队一项项地解难题,帮助贫困户脱贫,助力乡村发展。工作队驻村后,还会同市、县人社局在长彬村举办精准扶贫专场招聘活动,村村通就业网络平台常态化为村民提供滚动就业信息。工作队推荐了两人参加本村公益岗位就业,联系玩具装配外包业务进村,帮助贫困劳力在家门口就业等。
工作队计划,在村里规划建设4层楼的产业基地,承载电商、家政、粤菜等产业,每个项目都将引进龙头企业牵头,还要建创业孵化基地和生活超市,利用省人社厅的培训资源培育人才,帮助长彬村实现可持续发展,项目计划明年6月之前可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