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造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2019)

( )

2019-08-08 23:19
来源:本单位
【浏览字体:

 

 

农作物病虫情报

第六期

 

潮州市植保植检站               二〇一九年八月五日

地址:潮州市城新路15号       电子邮箱:czzwbhz@163.com

 


晚造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根据早造病虫发生情况结合晚造品种布局,气象因素及历史资料等情况综合分析,预计晚造农作物病虫害为偏重发生。

水稻主要发生的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鼠害等。发生特点:虫重于病,各地发生分布不平衡。

经济作物主要发生的有桔小实蝇、柑桔红蜘蛛、锈蜘蛛,蔬菜小菜蛾、黄曲条跳甲、蓟马、烟粉虱、斑潜蝇、豆荚螟、霜霉病、病毒病、枯萎病,香蕉蟓甲、香蕉叶斑病、香蕉黑星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玉米锈病、玉米纹枯病,茶小绿叶蝉、茶叶害螨等。发生特点:虫重于病。

1、水稻病虫害

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6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8.5万亩次。

水稻螟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1万亩次。

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2.5万亩次。

稻瘟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1.5万亩次。

细菌性条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6万亩次。

鼠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1万亩次。

2、经济作物病虫害

(1)杂果类桔小实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3万亩次。

(2)柑桔:红蜘蛛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3万亩次,锈蜘蛛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次。

(3)蔬菜:小菜蛾、黄曲条跳甲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7.5万亩次、7.3万亩次;蓟马、烟粉虱、斑潜蝇、豆荚螟、霜霉病、病毒病、枯萎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3.1万亩次、2.3万亩次、3.7万亩次、2万亩次、2.6万亩次、1.4万亩次和2.2万亩次。

(4)香蕉:香蕉叶斑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0.4万亩次,香蕉蟓甲、香蕉黑星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0.3万亩次、0.4万亩次。

(5)玉米:玉米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2.4万亩次,玉米蚜虫、玉米锈病、玉米纹枯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万亩次、1.7万亩次、1.9万亩次。

(5)茶:茶小绿叶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6万亩次,茶叶害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6.5万亩次。

二、主要依据

1、病虫源:①早造稻飞虱发生面积31.7万亩次,灯诱监测稻飞虱无迁入峰。后期稻飞虱田间虫量一般为783~1258头/百丛,以白背飞虱为主要种群,个别田块褐飞虱占比较高,局部偶见穿顶。②早造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19.7万亩次,第二代卷叶率一般0.8%~3.7%,最高5.2%,田间蛾量11~290头/亩,最高566头/亩,残虫量150~2520头/亩,最高4450头/亩。③穗期螟虫零星发生,螟害率普遍在0.05%以下,最高0.25%,残虫量12~20头/亩,最高48头/亩,种群以大螟为主。④早造纹枯病发生面积21.6万亩,后期田间病株率一般为15.6%~43.7%,最高70.8%,病情指数一般为3.9~16.5,最高32.4。⑤早造稻瘟病局部发生,病叶率为0.1%~1.2%,穗颈瘟病穗率一般为0.1%~1.6%,最高21.2%。

2、品种布局和栽培管理:晚造主要栽培的品种中,感病品种仍占一定比例,同时部分农户仍存在偏施氮肥现象,对病害的发生流行有利。

3、气候因素:我市7~9月是台风多发季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利于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和迁飞性害虫的迁入为害。9月份北方冷空气开始南下,也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的迁入。抽穗期若遇寒露风天气,也将易引发稻瘟病。

三、防治意见

1、在选用抗病良种的基础上,加强栽培管理,搞好健身栽培,做到平衡施肥,不偏施氮肥。

2、要抓好秧田的病虫防治工作。

①秧苗移栽前2~3天重施送嫁药,每亩用40%乐果乳油100ml加18%杀虫双水剂200ml加20%叶枯唑(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60kg喷雾。

②插秧前应认真做好统一灭鼠工作,用7.5%杀鼠醚水剂按药:水:谷=1:30:150的比例配制毒谷统一时间投放。

3、对经济作物,各地要认真做好田间调查,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适时选准对口药剂进行防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