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好故事①】不忘初心 铺设生命的“阳光归宿”
不忘初心 铺设生命的“阳光归宿”
潮州市殡仪馆办事员 黄树源
我是黄树源,是市殡仪馆的一名办事员。我出生于1979年5月,由于父亲从事殡葬行业,我从小就听他谈过在殡葬工作一些艰辛的故事。比如听爸爸说过殡仪馆收殓工作人员(收殓工作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收死人”)去事故现场接收被火车撞过后断手断脚的残尸,他们是怎样把尸体的每一个部位一块一块地捡回殡仪馆,然后再进行拼接;还有听爸爸说过他们是怎样把在水中肿胀得直脱皮、而且发臭的尸体运回殡仪馆;还有就是他们是怎样一个人在深夜里,独自守候在阴冷的尸体冷藏室。慢慢地,让我感受到每一个殡葬工作人员的高尚和崇敬。1999年7月高中毕业后,我毅然选择投身殡葬工作,与父亲携手从事该职业。
尽管从小耳濡目染了这个行业,但对于一个才20岁的我,从一开始做遗体的收殓工作到后来做遗体的火化工作,我都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记得第一次值夜班的时候,半夜接收到支离破碎的尸体,让我毛骨悚然;第一次火化遗体的时候,想打开炉门查看火化情况,一开炉门,炉里正在燃烧的脑浆喷出来,把我溅得浑身都是,说真的,当时心里真的不好受,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个夜晚,我都无法入睡。但由于对殡葬工作人员的崇敬,让我时常鼓励自己,在内心常常对自己讲:“殡葬这份工作就是行善积德,我一定要好好的干好这份职业,为殡葬事业做一点奉献。”也是因为我的这份坚持,我一干就干了20年。
在工作中,我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党员同志,从他们身上认识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激发了我想加入党组织,想成为一名党员的决心和信心。2005年,通过入党申请及党组织的严格考验,我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遇到特殊情况,我总是不逃避,和同事们排难除险。2006年,受台风“碧利斯”的影响,连日的暴雨使殡仪馆的挡土墙出现了塌方险情,而发生险情的地方靠近火化车间。我一边向领导汇报,一边冒着大雨组织工作人员一起采取措施,不顾危险爬上山坡覆盖缺口,避免事故的发生,与同事们一起携手及时抽除火化车间积水,确保火化设备无损。
2005年和2010年,我的两个儿子相继诞生,在诞生的时刻,我都藏起心中即将当爸爸的喜悦心情,尽管心里多么渴望能够立刻出现在医院等待孩子的降生,但当看到为生命送行的家属脸上的悲伤,让我感到留下来为逝者服务好,减轻家属悲痛的心情,这才是身上背负的一种责任和荣耀。虽然我错过了孩子诞生的激动时刻,但当我看到家属脸上欣慰的表情时,我心里也觉得是一样的欣慰。
2011年11月的一天,我接到馆里的任务,让我跟着收殓组组长去饶平高速上接运回一个交通事故的尸体。我们到达现场,看到死者被撞得只有身体中间部位是完整的,其他部位被撞得到处乱溅,路边、花圃上都有。这时,我跟着收殓组长一起卷起袖子,在路上、花圃上认真的找,把身体的其他部位,一件件的捡起来,然后再包裹好接运回殡仪馆。期间,同事问我说:“你也太仔细了,连牙齿都捡得回。”那时我跟他说:“既然做了就必须做好,我们必须对死者负责,一件都不能少。”
2012年6月的一天,我又接到一个任务,要去铁铺镇一山脚下接运回一个上吊的尸体,一到现场,不要说一般人都不敢看,连那股臭味都不敢闻,因为天气炎热,再加上发现得较晚,尸体已经发臭,且从头到脚都爬满了虫子。我刚开始不敢上前,但看到我们的收殓老组长二话没说拿起包裹尸体的薄膜,我只能顶着头皮跟在后面上。当我们不顾一切把尸体抱下来进行清理包裹后,我才松了一口气,回头看看周围其他围观的人还在旁边呕吐不止,并为我们竖起拇指那一刻,我从心里感受到作为一个殡葬工作者,我是多么的骄傲。
因为我的这份坚持,今年的3月29日,我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这更是对我从事殡葬行业工作的充分肯定。
殡葬工作关系到社会发展和百姓福祉,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殡仪服务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默默为殡葬工作贡献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特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