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科普也可以很“潮”
“万物有灵 野性潮州”潮州户外生态摄影展。 许钰敏 摄
潮州自然教育导师带领小学生走向户外科普自然知识,制作手工植物标本。许钰敏 摄
“苔藓是最早登上陆地的植物,它们能生长在冻原、岩石等不毛之地。生长过程中,苔藓会分泌酸性物质,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为其他植物生长创造条件。”在近日于湘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的潮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计划系列活动上,潮州自然教育导师林漫华向数个亲子家庭揭秘苔藓家族的世界。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潮州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有陆生野生动植物1469种,其中中华穿山甲、韩江鼋为潮州当地珍稀物种,潮州莸更是当地独有物种。近年来,潮州市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保护工作,并成立了全省第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
如何进一步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助力潮州市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起,潮州市林业局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潮州记者站融合设计、体验、宣讲、探讨等开展潮州市生物多样性线上线下一系列科普活动,并运用多种形式和平台开展一系列高水平宣传,有效促进与提升民众保护意识,推动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文:董志豪
评标识聘导师▶▶
“设计+体验”推动全民参与
6月8日,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支持潮州市开展生态振兴—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计划启动仪式举行。活动当天,潮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Logo正式发布。
潮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Logo评选,意义何在?大赛评委、知名自然纪录片导演丁铨表示,评选潮州生物多样性的文化创意形象标识,可以让更多人从一个新的维度去了解潮州,关心潮州珍稀动植物,进而让更多人加入保护它们的行动中来。
自今年4月7日起,潮州市面向全社会征集一批充分挖掘潮州历史文化内涵、展现潮州生物多样性的文化创意形象标识。征集期间,潮州市开展多渠道投放宣传及定向邀约,截至征集停止日,共收集到约150件参赛作品,投稿人员遍及全国超过18个省份、62个城市,更有来自香港、澳门地区的投稿。
设计者王漱石的作品获得大赛评委的认可,其作品以潮州拼音首写字母“C”为造型框架,以及象征凤凰山的起伏山形,象征韩江的流畅笔触,将鼋、中华穿山甲、潮州莸、黄嘴白鹭等国家保护动物及潮州特有物种融入图形,表现潮州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概念。
“一等奖获得者的作品设计在统一中求变化,有亮点、有个性,充分体现了形式美感。”作为大赛评委,韩山师范学院设计艺术学副教授章慧珍认为,该潮州生物多样性标志设计方案以潮州特有六种代表性动植物形象表达多样化,造型概括简约,形象简洁明了。并且,标志外形统一在蓝色圆形显得整体大方,识别性强,方便后期的延展应用。
线上除发布潮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Logo外,潮州市林业局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潮州记者站还运用H5技术推广宣传潮州境内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或特有野生动植物,发布潮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系列电子海报等;线下则举办户外生态摄影展,聘任一批自然教育界“大咖”为首批潮州自然教育导师。
6月8日,在潮州市区凤城公园,来自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黄伟潮、韦奕英以潮州自然教育导师身份,带领城南小学近百名同学开展自然科普;7月13日,潮州自然教育导师沈晓丹带领10个亲子家庭分享自然知识,制作手工植物标本,了解本土及入侵植物;8月26日,以“寻踪飞鸟 心向自然”为主题的潮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计划之观鸟寻古树科普活动举行。丁铨化身潮州自然教育导师,带领亲子家庭在西湖公园寻古树“趣”观鸟,并开展鸟类与古树相关的知识讲座。
多场活动充分发挥潮州自然教育导师的作用,以潮州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为依托,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带领学生和亲子家庭进行户外科普与分享等活动,让参与者在自然中游戏,培养其与自然亲近、沟通的能力,增强参与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授课形式多样▶▶
“专家+学者”带来趣致课程
“所有人把眼睛闭上,我来放一段录音……”教室里,传来一两声鸣叫,断断续续,微弱而悦耳;紧接着,空谷传响,婉转空灵之音此起彼伏;不一会儿,鸣声渐行渐远,慢慢消歇下去。
这是主题为“中国自然之美”的自然科普课现场。当天,中国著名生态摄影师徐健带领韩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百余名师生“探访”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喀斯特地貌地区等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领略中国自然之美。
从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市图书馆到潮州市西湖公园、潮州市区凤城公园等地,从开展大咖自然科普分享课、《野性潮州》自然纪录片公众放映会到自然教育亲子活动课、科普讲座……为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延伸开来,活动举办方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并针对不同年龄群体举办系列科普活动。
其中,受邀讲课的老师不仅有在自然与生物领域深耕的专家学者,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库成员,广东省湿地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学科“生态学”中“生物多样性”研究方向负责人唐以杰,《野性潮州》自然纪录片导演丁铨,纪录片拍摄者肖树雄等,潮州自然教室公益组织创始人陈明丰等潮州知名人士,以及凤凰山自然保护区的专业人员,也都身体力行地探寻潮州生物多样保护与科普之间的连接方式。
“大家看,这是红外相机记录的中华穿山甲影像,它已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7月14日,在潮州市图书馆,陈明丰在现场分享潮州野生动植物的珍贵影像。
当天举办的“保护潮州自然,你我携手共行”主题分享会,吸引近200名学生和家长通过南方+报名来到现场探寻潮州自然奥秘。作为自然爱好者的陈明丰,向观众讲述了潮州“自然王国”的生物多样性,分享了一个个有趣的自然故事。
分享的过程中,陈明丰还向大家介绍潮州地理环境、气候的演变历程,并通过图片展示当下潮州的地貌地形,分析潮州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初中生张子锴对大自然很感兴趣,平时会浏览网站了解生物知识。听了老师的精彩分享之后,他更加明白关爱自然的重要性,并表示要保护好它们。
据悉,自6月活动启动以来,潮州市林业局联合其他单位共主办生物多样性科普活动10余场,各项活动通过南方+征集不断扩大影响力,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超万人次浏览征集信息,报名参加者上千名。
潮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在全市持续宣传发动,充分利用“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同时,通过举办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者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强化联合执法,加强巡护巡查。依托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牵头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杀、收购野生动物和非法运输野生动物及制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