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课堂】什么是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定了“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政府信息原则上应予公开,除非法律明确规定不予公开。)

2021-07-29 16:18
来源:萍乡法院微信公众号、信息公开
【浏览字体:

                             

                                   作为法律工作者

                               经常遇到各类法律咨询


图片1.png

We are伐木累(36)

 远房亲戚1

@小法,我想了解下本地原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社保的政策文件,你这边有吗?


远房亲戚2

@小法,请问你了解我家附近的某国家项目的批准情况吗?


远房亲戚3

@小法,我公司打算竞标政府采购,你这里有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吗?

                                                                                小法

                                各位,你们需要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获取


远房亲戚

哇,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不过,什么是信息公开呢?


                                                  来,普法开始!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Q1

什么是“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公开发布。

小法提示:

1.政府信息要有一定的载体,比如文件、电子数据等;

2.政府信息应是事先存在的,不是需要加工、制作的。若需由相关部门“加工、汇总”,则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范畴。


Q2

哪些政府信息可以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定了“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政府信息原则上应予公开,除非法律明确规定不予公开。

 图片5.png


小法提示:

常见不予公开的情形包括:

1.国家秘密;

2.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

3.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但经同意或者为了公共利益除外(例如可以公开保障性住房申请人的人均收入等必要申请信息);

4.内部事务信息(例如内部请示等)、过程性信息(一旦公开影响决策)和行政执法案卷。


Q3

政府信息公开有哪些方式?

信息公开包括: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


图片6.png

主动公开

对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例如食品监督检查情况、土地征收信息、宅基地使用情况审核等信息)


 图片7.png


图片8.png


新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了行政机关“澄清谣言”的职责。

小法提示:主动公开的信息可以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或者其他互联网政务媒体、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获取。


我们还可以

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图片9.png


Q4

如何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图片10.png


◆ 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当面提交;

◆ 邮寄;

◆ 互联网渠道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传真。


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


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联系

方式;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名称、文号或者便

于行政机关查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获

取信息的方式、途径。


Q5

多久能够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答复?

答复期限:

◆ 能够当场答复的,当场予以答复;

◆ 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 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延长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Q6

行政机关不依法公开信息怎么办?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小法提示:在实践中,某些行政机关在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后置之不理,申请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依法责令行政机关限期答复。


最后,小法提醒:

政府信息既是公众了解政府行为的直接途径,也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


请认真对待您的权利!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