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服务 引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 )

2013-12-05 00:41
来源:本单位
【浏览字体:

    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个年”工作部署,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服务,有效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一)加强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2012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中共潮州市委、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潮发〔2013〕3号)和《关于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潮科〔2013〕30号)。这些实施意见在落实技术创新优惠政策、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加强科技工作的组织协调等方面专门针对我市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为我市扶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和保障措施。同时,充分利用专题科技政策培训、印发科技政策汇编资料、科技进步活动月宣传和深入企业调研等形式,向中小企业广泛宣传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特别是有关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法规。去年以来,先后组织我市多家中小企业参加各类培训,参加人数超过210人次。今年,我局还专门将国家、省和市扶持中小企业相关科技政策汇编成册,共印发《民营企业实用科技政策汇编》1000册。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额1.1亿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0.99亿元,享受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优惠706万元。

   (三)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去年,经我局组织推荐共有72项由我市中小企业承担的各类科技项目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2项;组织我市中小企业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4项。今年以来,共组织推荐我市中小企业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1项,其中推荐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达到9项、立项3项,为历年之最;申报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7项。

   (四)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服务资源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一是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去年,我市共有6个项目获得广东省专业镇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立项;新组建省级工程中心3个、市级工程中心6个。二是列入计划引导和扶持。为提高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对新组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优先立项支持。三是抓好创新载体建设。全市目前共有5个经认定的省级以上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特别是作为国家级产业基地的“潮州国家日用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拥有各类服务机构39家,其中以潮州陶瓷研究院和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代表的具有较强科技服务能力的专业性科技服务机构达到6家,具有较强的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大力推进深化产学研合作。2012年以来,在我局积极推动下,市政府已分别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建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了我市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以民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大幅度增长,去年全市承担产学研项目共26项。如今,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已形成共识,通过实施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有效地提升了我市中小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六)着力推动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我局推进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方面坚持引导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另一方面,坚持自主创新与产学研结合两手抓,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通过科技计划、科技奖励的宣传引导,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去年以来,我市共有12项由我市中小企业实施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准市级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其中9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了2012年度潮州市科技进步奖励。

   (七)加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力度。一是加大对涉及中小企业的专利案件的执法力度。对涉及中小企业的专利案件及时组织勘验检查,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公平、公正、及时地调处专利纠纷,有效地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去年以来,共调处专利纠纷59宗。二是在中小企业中开展一系列知识产权培育和扶持工作。做好“广东省专利技术实施计划”、“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项目的评选上报工作,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中小企业。去年以来,共培育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资助企业申请专利510项,专利实施计划6项,资助资金共89万元。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和宣传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培养企业领导层及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在全社会引导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