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双打”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 )

2011-08-03 11:55
来源:市科技局
【浏览字体:
 
我市“双打”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去年10月份以来,我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0〕50号),以及省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粤府办[2010]72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切实加强对“双打”行动的组织领导,集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使我市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改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得到进一步抑制。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2080多人次,检查企业、单位、经营主体10218家(户)次,查处案件328宗,涉案货值2889.82万元,查获假冒香烟及制假设备一大批,抓获犯罪嫌疑人135名,批捕30宗68人,起诉23宗58人,已判决有罪18宗36人。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双打”行动开展以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500多人次,多场次多部门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立案查处涉嫌侵犯专利及假冒商标行为1宗,责令3家非法专利代理机构进行整改,有效地整治和规范了市场秩序;在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时坚持快速审理、从快打击原则,有效地维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共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4宗,现已结案9 宗,查处假冒专利1宗。版权管理部门把互联网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双打”行动的重点任务来抓,开展了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严厉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同时,加大文化娱乐、网络文化等领域的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出动执法人员1526人次,检查相关经营单位389家次,向印刷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9份,累计收缴盗版音像制品2557盒、盗版书报刊1639册。
  二是加大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力度。加大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力度。工商系统出动执法人员6123人次,检查经营主体8253户次,检查批发零售市场、集贸市场等635个次和重点整治区域175处,捣毁制售假冒窝点78个,查处案件91宗,罚没70.584万元,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7宗。质监系统出动执法人员2231人次,检查企业、单位446家,立案查处案件160宗,查获违法产品货值45.53万元。食药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650人次,检查涉药单位900多家次,抽检监督性药品160批次,评价性药品113批次,抽取医疗器械检品54批次,保健食品25批次,化妆品80批次;共立案10宗,结案率100%。
  三是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惩治力度。全市公安系统加强对违法案件的侦破查处,对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立案50宗,破案32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35名,刑拘129人,逮捕35人,捣毁生产窝点46个,破获团伙7个,缴获04胶印机等各种制假机械98台套、印刷版筒40条,假烟4029件和1351.9万支、烟丝745袋,涉假标识约1665.67万件套及涉假物品一大批,假烟涉案金额2839.01万元。全市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诉讼监督和查办职务犯罪职责,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共受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17件29人,批捕15件33人;受理侵犯知产权犯罪案件件16件42人,批捕15件35人。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共受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14件38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3件34人;已移送起诉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14件37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9件21人;已判决有罪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11件24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7件12人。各级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依法从严惩处一批犯罪分子,有效地形成“双打”行动的高压态势。
  四是加大对出口商品的执法检查力度。潮州海关对重点货源地商品、非正常物流运输线路商品、输往重点地区商品和易发生侵权的重点商品提高布控和查验比例,加强对涉嫌侵犯驰名、著名商标货物的查询比对,防范和杜绝一切侵权及假冒伪劣出口商品在辖区进出境。共对5票出口货物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潮州检验检疫局认真落实检验监装工作,防止出口企业出口假冒伪劣产品,累计检验出口商品66074批、货值161944万美元,涉及企业220家,检出不合格14批,涉案货值16万美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