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人民警察节】2021潮州“最美基层民警辅警”评选结果出炉
根据省公安厅统一部署,市公安局联合市文明办组织开展2021潮州“最美基层民警辅警”学习宣传活动。随着活动的开展,一批长期扎根在基层一线、牢记初心使命、无私拼搏奉献,在防风险、战疫情、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一线,庆祝建党百年安保工作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基层民警辅警脱颖而出。经过严格的评审,最终评选出10名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潮州市“最美基层民警辅警”。
洪浩湃 潮州市公安局潮安分局指挥中心指挥股股长、二级警长
陈凯新 潮州市公安局潮安分局交通警察大队古巷中队四级警长
吴钊杰 饶平县公安局禁毒大队缉毒中队中队长、三级警长
张卓熙 潮州市公安局湘桥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一级警长
张祥瑞 潮州市公安局枫溪派出所教导员、二级警长
刘俊楠 潮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侦一大队四级警长
许 滂 潮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管理与行动大队三级警长
蔡焕彬 潮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区一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四级警长
丁惠铭(女) 潮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辅警
洪树仁 潮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辅警
此次评选出的10位潮州“最美基层民警辅警”长期扎根公安基层一线,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行职责。他们是奋战在公安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代表,是潮州警队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的先锋模范。他们用实际行动履行“人民公安为人民”铮铮誓言,用忠诚、责任、担当,诠释了“最美”的涵义。
在2022年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潮州公安推出【致敬·人民警察节】系列专栏,带大家感受潮州“最美基层民警辅警”榜样力量。首期推出《蔡焕彬:守护古城道路交通安全通畅的“治堵达人”》。
蔡焕彬: 守护古城道路交通安全通畅的“治堵达人” 潮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享誉海内外。古城内,保留着大量独具风格的明清古建筑,“一桥一楼一街”更是成为网红“打卡地”。古城里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如何确保古城道路交通顺畅,让游客舒心、居民安心,一直是古城交警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蔡焕彬,是市局交警支队市区一大队三中队中队长,任中队主要领导已有6年,负责古城交通管理。作为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和从事交通管理工作近30年的老警察,蔡焕彬把“我为人民管交通”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思想里、具体落实在行动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古城的交通管理,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赞赏。近年来,他领导的中队先后荣立2次集体三等功,多人荣立个人三等功、获评先进个人。 破解古城近百处堵点的治堵能手 蔡焕彬所在辖区有连接闽粤两地大动脉的韩江大桥、金山大桥,有潮州市中心医院、西湖公园、牌坊街等大型公共场所,广济桥、广济楼、滨江长廓、开元寺、许驸马府、己略黄公祠坐落其中,景点众多、商铺林立。 旅游业的兴起,机动车的猛增,使得古城内交通流量十分密集。而主要交通要道环城南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中山路等道路又相对狭窄,加上停车资源缺乏,每逢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交通拥挤、堵塞的现象屡见不鲜。传统单一的交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要求。对此,他结合工作实际和辖区特点,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优化区域管理模式,摸索出一套收效显著的“交通微循环”举措,破解古城区近百处路段拥堵。 蔡焕彬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以零敲碎打、分段实施的方法,在古城多条次干道,科学设置单行道,消除一批容易发生道路堵塞的“血块血栓”。另一方面,寻求辖区街道、居委和辖区群众的支持,打通支路、小巷等道路“毛细血管”,形成背街小巷“微循环”体系。同时,他通过申请增设停车泊位、电子警察监控和抓拍系统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背街小巷的通行率和利用率,成功减少主次干道通行压力。多策举措,全面缓解了古城交通拥堵和小区居民停车、行车难问题。 执勤日行两万步的交管达人 日常工作中,蔡焕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管什么工作任务,始终坚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我先来”“跟我上”就是他的口头禅。在他的模范带动下,全队上下拧成一股绳,积极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查纠,维护辖区各交通要道畅顺,攻克交通拥堵难点。 在同事们眼中,蔡焕彬就是“路路通”“定位仪”。在担任中队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通过走访调查、路面勘查、视频巡查等方式,将辖区的道路交通基础情况掌握在手。辖区内各个路口、重点部位、机关学校等交通复杂区域的情况他都了然于心,就算在人潮汹涌的游客区,面对走失儿童的突发情况,他也能快速反应,协助走失儿童与家属相认。 为应对疫情过后可能出现的群众“五一”外出旅游增长的态势,蔡焕彬连续10多天加班加点,走街串巷查看辖区的路况,排查发现短板隐患,研究解决道路通告问题,做好节日交通管理工作安排。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提前安置好各种指引路牌,在各个重要路口和区域,安排警力“分兵据守”。他带头上岗执勤,每日行走近两万步路,确保“五一”期间来访游客近163万人次的古城交通安全顺畅。 护苗敬老有作为的爱民模范 “早上看到警察叔叔帮我打开车门,并指挥车辆小心避让,感觉很温馨。那一刻,感觉他更像一位家长。”说起学校门前护学的蔡焕彬,一个学生这样向父母介绍。 蔡焕彬所在的中队辖区学校众多,共有中学8所、小学8所,幼儿园7家,且大多数位于沿街闹市。每到上学放学时段,家长接送经常引发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秩序混乱,这一难题,一直是蔡焕彬心头上的一件“揪心事”。 根据上级的部署,他积极与学校和家长沟通,全力推进“家校警”护学模式。交警、老师、学生和家长形成合力,联动联勤,有效维护了上下学的交通秩序。该模式推广以来,家长接送学生过程中没有发生一宗交通事故。 为确保“家校警”模式落到实处,他采取中队领导包片、民警辅警包点的方式,组织力量逐个对接具体学校,点对点做好护学工作。同时,还主动担当、自我加码,负责城南小学的护学工作。 几年来,不管冬夏寒暑,不论刮风下雨,他都坚持到位到岗。每天早上7时,他总是第一个到学校门口,清理路边违停车辆,疏导路面行车秩序,保证学生上学道路安全畅通。在上学高峰期,他往返马路两边,保护着每一个过马路学生的安全。他的坚守和负责,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肯定。 6月2日上午,蔡焕彬在韩江大桥西执勤时,发现一名80多岁、行动迟钝老人,漫无目的独自在路上游荡,初步断定可能是迷路了。他立即将老人家搀扶进执勤点岗亭,并询问老人情况。 根据老人逻辑混乱的回应,怀疑可能患有老年痴呆症,便立即使用警务移动终端进行查询,并联系到其家属。等到家属前来带回老人时,已是中午12点多。他担心老人家身体,便主动护送老人回家。 交警经常在路面执勤,是与群众接触打交道最多、最直接的警种,也是能第一时间为群众扶危济困的警种。像护送老人、帮助迷童回家以及救死扶伤、拾金不昧的事例,连蔡焕彬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