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潮州新区管委会委托发布《广东潮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第二次)》

2014-12-12 18:37
来源:本单位
【浏览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粤发[2013]9号),以及《广东潮州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的有关要求,加快潮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潮州新区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广东潮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4-2030年)》。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受规划单位委托为该规划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相关规定,遵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为让公众充分了解本规划,接受全社会公众的监督,确保规划实施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现就该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进行信息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一、规划概况

规划编制规划范围包括湘桥区的桥东街道、意溪镇、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潮安区的江东镇,饶平县的钱东镇、汫洲镇、海山镇、柘林镇、大埕镇、所城镇和黄冈镇国道324复线以南地区,共13个镇(街),总面积约553平方公里。近期为2014-2017年,中期为2018-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规划包括综合交通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和市政综合管线,涵盖综合交通、供水、排水、供电、通信、能源、环卫、环保、抗震、防洪、消防、人防等专项规划内容。

现就各专项规划内容分述如下:

1、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推进饶平柘林湾地区深水港口建设(三百门港区、西澳港区、金狮湾港区),加快大型、深水、专业码头和通用泊位配套,推进宁莞高速公路(潮州段)建设,新建城东(桥东)汽车客运站、城南汽车客运站、铁铺客运站、饶平客运站及所城客运站等5处市域交通枢纽站场。依托潮州东大道—省道335线—铁汫公路—港城大道—工业大道等干线公路,引入清洁能源巴士,建设新区东西向快速公交(BRT)主线。

2、供水工程:落实引韩济饶工程,建设海水净化水厂。维持汫洲水厂,规划扩建桥东水厂,新建水厂4座,包括钱东水厂(引韩济饶供水工程配套水厂)、新磷溪水厂、湖底水库水厂和大埕海水净化水厂(根据大埕湾区域开发情况确定建设)。完善供水管网规划建设。

3、排水工程: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规划扩建1座污水处理厂,新建9座污水处理厂,总污水处理量达到57.5m3/d。鼓励在污水管网难以覆盖的镇区布置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

4、电力工程:新区规划近期将500kV韩江站扩容为2×1000MVA,远期扩容为3×1000MVA。在改造扩容现状220kV110kV8座变电站的基础上,规划新建4220kV公用变电站和16110kV公用变电站。规划高压电网以环式和链式网络结构为主。

5、燃气工程:规划发展以天然气为主导的燃气气源系统,利用西气东输三线、中海油惠来LNG接收站和饶平自建LNG储备站气源,以天然气管输作为主气源,建设以管道天然气为主导的燃气系统,逐步实现天然气供应全覆盖。加快燃气站点和配套管网建设。

6、环卫工程:在新区范围设置1座中型垃圾转运站,23座小型垃圾转运站。新建1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规模达到1050/日。在现状垃圾处理厂的基础上,新建饶平县县城大湖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规模达到300/日。

7、通信工程:规划新建一座综合通信机楼,新建道路同步建设通信管道。

8、其它规划,包括防洪排涝、抗震防灾工程、消防工程、人防工程建设等。

二、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概述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规划交通设施建成后,汽车尾气排放量将增加,其它设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总体上,规划实施,区域大气环境容量可承载区域基础设施发展。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新区内及周边地表水系、近岸海域水环境能够承载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则从水环境承载力的角度上来说,新区对于基础设施的规划布置是可行的。

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规划实施后环卫、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对产生废水有一定的削减、固废也产生较少,对区域地下水产生影响有一定的削减作用。

4、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规划具体项目实施中,基础设施场所应采取一定的噪声防治措施,对于公路线路走向应尽量避开村庄等居住区,设置噪声防护距离,避免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5、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结论:在充分利用现有固废合理处置方式和途径,规划实施产生的固废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规划实施对当地的植被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的变化造成的影响较小。综合交通的永久占地会导致土地利用功能转变,造成一定生物量损失和生态效益的损失;交通道路对生境的分割,会影响动物迁移,对生态系统完成性、稳定性及其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同时应加强对生态敏感区的环境保护措施。

7、环境风险评价结论:规划实施后风险事故特征主要表现为危险品储运、供水厂加氯车间泄漏、环保设施运行、船舶油类泄漏等事故排放下的环境风险。在采取本次评价建议的措施下,可以有效降低此类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将其影响范围和程度控制在较小程度之内。

8、社会经济影响分析结论:潮州新区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各专项的规划建设将对新区范围内的镇区发展、当地居民的生活、拆迁安置等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同时,规划的实施增加了经济收益、提高交通便利、促进了人居环境的改善。

9、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在采取适当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相关修复、补救措施的情况下,施工期环境影响均为短期、可逆的。

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本次评价针对建设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拟定了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水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运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改进物品运输工艺,减少物品周转环节;(2)粉尘控制措施:①道路洒水抑尘;②堆场、装卸洒水喷淋抑尘、喷雾抑尘、抽风除尘、防尘网等;(3)车船、机械尾气控制措施;(4)在基础设施旁营造绿化带。

3、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规划新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建议相关基础设施配置污水预处理装置,经预处理后满足市政接管要求的污水排入市政管网,依托市政污水处理措施处理。

4、运营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1)源头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场区应硬化地表;(2)企业内部分区防治措施;(3)固体废物堆放规定;(4)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5)市政管网接口破损、破裂的防范措施。

5、运营期噪声防治措施:(1)严格执行禁鸣喇叭的规定,严格车辆定期检测制度。(2)各相关基础设施绿化系数不低于10%,厂界周围设施绿化隔离措施,发挥绿色植物降噪作用。(3)公路应尽量避免穿越居民集中区,应尽量利用区域已有道路或规划道路。(4)应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配备必要的噪声防治措施。

6、运营期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案:(1)垃圾推行分类收集、综合利用、集中处置。(2)大力推行集中控制,实行全过程控制。

7、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对绿带、防护绿带的建设;(2)加强水土保持措施(3)加强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8、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相关基础设施应依托区内的现有资源,制定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

四、评价结论

综合本评价的分析,从环境角度,《广东潮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目标、发展规模及布局基本合理,可实现大部分环境目标。但是,规划中的相关规划布局在满足新区内现有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其发展规模和布局才是合理的。

通过分析,若按照本评价所提出的建议调整规划布局和规模、严格环境准入条件,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则该规划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从环境角度,该规划是可行的。

五、联系方式

1、规划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潮州新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人:许先生

地址:潮州市政府五楼      邮编:515636

联系电话:0768-2362683    传真: 0768-2362683

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系人:陈工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335号环保大厦1005,邮编:510045

联系电话:02083545893    传真: 02083332381

联系邮箱:peia_gd@foxmail.com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意见范围:征求公众对《广东潮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实施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

公众范围:受《广东潮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实施影响的公民、团体,或关心本规划环境保护工作的其他公众。

主要事项:①规划实施后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②公众希望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③公众对规划开展实施的态度等。

七、征询公众意见形式

以电子邮件形式将您对该规划实施的意见及建议发送至以下邮箱peia_gd@foxmail.co m;或来电至:02083545893    02083332381

八、征询公众意见起止时间

2014125日至20141218

 

 

广东潮州新区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五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