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2021-02-03 15:38
发布单位:潮州市扶贫办
【浏览字体:

  近年来,潮州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八有”目标任务,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加快乡村振兴,确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去年,潮州市45个贫困村和183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实现脱贫后,我们应该怎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昨天,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请他们结合潮州市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让农民群众走向小康生活。

  代表声音 >>>

  市人大代表陈玉春:让农民看到农业发展的前景

  市人大代表陈玉春认为,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一直以来都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就是潮州市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首先必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如何有效衔接?关键在产业。只有产业发展好了,脱贫攻坚的成果才能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落地。

  陈玉春告诉记者,潮州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众多,产业特点鲜明,发展现代农业大有可为。除了依托和引导广大农户利用本身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业之外,还要有大农业的眼光和格局,大力推进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发展茶叶、水果、花卉、蔬菜种植和禽畜、水产的养殖。“产业园的龙头带头作用巨大。产业园建设的好不好,将会直接就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有压力,但压力就是动力。陈玉春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抓好‘四小园’的建设,让四乡六里有条件的村庄和农民,都来经营好自己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美化乡村居住环境,何乐而不为?”因为是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陈玉春对此颇有感触。在谈及发展产业的手段时,陈玉春说,发展农业产业,就必须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加强流通平台建设。推动参与产业扶贫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市场销售主体、农业企业和各类农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人员的联动。还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户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切实保障他们的收益,让他们看到发展农业的前景和希望。

  市人大代表蔡卫娟:建设赤凤森林小镇扮靓潮州后花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先要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果。”在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之际,来自潮安区基层的蔡卫娟代表,结合赤凤镇实际,围绕如何更好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蔡卫娟认为,要全面压实责任,不折不扣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不摘”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三关怀”行动,提升脱贫质量和困难群众精神面貌、家居环境,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重点做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工作延续,把扶贫政策同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精准脱贫建设项目、工程列入乡村振兴规划,发挥长效作用;要巩固提升“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扶贫产业项目,加大山地、土地流转工作,以“三农”工作为抓手,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创值率、利用率,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

  “其次,要围绕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谋划好乡村振兴发展项目,让乡村振兴项目反哺农民、反哺困难群众,更好巩固脱贫成果。”蔡卫娟表示,下一步,赤凤镇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改善交通、通信、电网条件,打通交通制约瓶颈,抓好“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农村改厕、明沟暗渠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照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工作思路,建设美丽宜居宜养宜游赤凤森林小镇,扮靓潮州后花园,为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作出贡献。

  委员声音 >>>

  市政协委员陈图渠:做好“产业持续” 促进农民增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市政协委员陈图渠认为,在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之际,要继续把农业农村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优先任务,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重点做到“三个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要做好‘机制持续’,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为推动农业农村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陈图渠告诉记者,应强化“一把手”责任制,做好工作体系、考核机制有效衔接,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到实处;健全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做好贫困监测和建档立卡两套数据的衔接;推动各级干群积极参与消费扶贫,建立扶贫产品认定机制、统计监测机制和核查监管机制,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致富。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时更长、覆盖面更大、要求更高,更需要真金白银地投入,确保‘弹药’充足。因此要做好‘投入持续’,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陈图渠建议,乡村振兴过程应就财政投入、土地出让收入、资金基金、金融服务等作出规定,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不断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直接衔接点,不仅支撑防止农户返贫,也支撑乡村全面振兴。”陈图渠建议,要做好“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因地制宜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提高深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加强流通平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困难群众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市场销售主体、农业企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人员与扶贫产业结对全覆盖。

  市政协委员叶汉钟:借助互联网平台 推介乡村特色文化

  潮州市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潮安、饶平等山区。这些地区大多数凭借茶树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发展茶叶产业。市政协委员叶汉钟认为,潮州市茶农人口较多,茶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茶农脱贫致富息息相关。

  叶汉钟说,潮州市部分地区的茶产业出现茶叶管养、制作工艺不到位等问题,茶叶曾一度出现滞销,导致部分茶农收入减少,陷入发展困境。为此,他认为,当前我们要顺势而为做强做大茶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当前潮州市很多茶园管理分散,导致效益低下。”叶汉钟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实施土地流转,鼓励企业入驻乡村创办合作联社,集中管理茶园。一方面企业可以将现代化机械设备、先进制作技艺带到乡村,因地制宜生产发展茶产业。另一方面,统一为茶农开展加工、制作培训,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促进增收。

  叶汉钟认为,中高海拔山区及丘陵地区适合发展传统单丛茶产业,而对于位置偏僻的平原地区,应充分发掘乡村特色,开发“一村一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有的乡村生态资源丰富,可以开发旅游产业,打造主题鲜明、富有特色、功能完善的旅游胜地。有的乡村保留了一些传统手工艺,可以通过创意开发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及市场需求有机连接起来,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

  叶汉钟说,无论是发展什么产业,各个乡村都应鼓励培养年轻人回乡创业,打造“一乡一品一网红”,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借助互联网平台,将各自乡村自身的特色文化及产业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关注乡村特色文化和产品资源,吸引更多人认识乡村特色产品,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乡村经济效益的提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