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州市十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15号建议答复的函
关于潮州市十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15号建议答复的函
魏继业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潮州凤凰单丛茶制作技艺申请国家级非遗类目的建议》收悉,经综合各县(区)政府、市农业农村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名录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积极推动制茶技艺非遗申报工作。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潮州工夫茶艺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并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联合申报项目,列入人类非遗。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市农业局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组织专家团队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生态价值,将“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和“饶平单丛茶文化系统”两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融合保护,推动申报工作。2025年1月,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成功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后续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深化技艺挖掘,完善档案建设
聘请专业团队对包括潮州凤凰单丛茶制作技艺在内的“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进行系统性挖掘、记录和整理工作,包括口述历史采集、传统工艺影像记录、工具与民俗文化整理等,形成完整的《广东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简介》《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料》档案。并发动高校对潮州凤凰单丛茶进行全方位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覆盖了潮州茶文化及综述类研究、单丛茶自然与生态研究、遗产地农户生计与经济发展研究、遗产地旅游发展研究、遗产地传承与认同研究等20篇研究报告,并整理形成《广东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研究论文集》。通过研究,在农业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发展模式。并为潮州单丛茶产业构建“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绿色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来建设生态茶园,以生态产品提升农产品价值,找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三)健全传承体系,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认定工作。目前我市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6人(其中省级2人);潮州工夫茶艺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10人(其中省级2人、国家级1人)。同时,在广东南馥茶业有限公司挂牌设立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示范工作室,通过搭建专业传承平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定期举办单丛茶生产技术等茶叶培训班,通过技能培训,激发茶农对生态种茶、制茶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培养更多优秀的涉茶人才,2024年累计培训超过20多场次,培训人数超过1000多人次。每年举办制茶大赛,至目前为止,在我市组织的制茶竞赛中,共培育了2名制茶名师,10名制茶工匠和145名制茶能手,进一步增强我市茶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使潮州单丛茶焕发新的活力。设立潮州市市级茶叶审评专家库,共327人,为我市商品茶评级、定星、茶叶评比、茶王赛等各类活动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全市茶叶审评活动公平公正公开发展。
(四)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品牌价值
开展潮州市“最美茶庄园”认定工作,进一步鼓励引导有一定种植规模的茶企创建融种植、生产、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特色茶庄园,潮州市紫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7家主体被评为2023年“潮州市最美茶庄园”。2023年我市潮安区凤凰镇叫水坑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挖掘以凤凰单丛茶为主题的乡村特色资源,培育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品牌。接下来将引导潮安推荐以凤凰单丛茶为主题的茶旅融合线路申报2025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大力推进凤凰山茶旅走廊项目,重点建设茶旅小镇、凤凰单丛茶博物馆等“网红”打卡点,串珠成链推动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2024年1月,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2年度“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潮州市潮安区凤凰山茶旅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成功入选,获得奖励1亿元。
(五)秉承文旅促茶,振兴乡村文旅
秉承文旅促茶,以文化创意和科技予以赋能和以长远的品牌建设为导向,打造富有文化高度、有地域特色、有产业抓手的乡村文旅项目。广东凤凰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依托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对凤凰镇东兴村的连片旧村落进行重修改造,推动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东兴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拥有凤凰谷茶旅综合体、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以及凤凰谷恺德苑民宿,拥有凤凰单丛茶得天独厚的产区优势。其中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级古村落中,依托省级古村落特有的潮式建筑特色,独具匠心地打造出一个集茶文化展览馆、“宋茶1号”标本馆、茶器物陈列馆、潮式工夫茶体验馆以及文创艺术品区等五大板块于一体的综合性茶文化主题博物馆,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凤凰单丛茶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内涵。恺德苑民宿是由凤凰镇东兴村已被弃用的恺德公祠及倒塌的旧村落改造而成,秉持着建筑与自然、乡村共生的理念,对原有潮派传统建筑格局和潮派元素进行保留应用。并在改造后的民宿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潮州民俗文化、凤凰单丛茶文化,让古村落焕发新活力。民宿由恺德苑主楼接待区及茶香居、茶里居、茶山居、宋茶居等独立小院构成,共有客房26间,每间客房均以《诗经》中的词语以及凤凰单丛的香型命名,别具一番文化韵味。
(六)强化宣传推广,扩大社会影响
近年来,潮州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茶叶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潮州茶叶的地位。潮州市曾多次组团参加广州国际茶叶博览会、广州国际茶文化节、“茶和天下·共享非遗”主题活动,借助此类大型国际茶事活动,宣传单丛茶。潮州市政府还定期开展茶文化活动,如茶艺表演、茶道比赛、茶叶评比、拍卖、摄影等活动,利用多媒体渠道对外宣传,不仅扩大了品牌知名度,还借此展现了单丛茶悠久的历史,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其中2022年,我市举办了“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活动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内外近 40余家媒体,40多名记者参加采访报道,在央视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先后播放新闻500条次,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等重量级媒体集中对活动进行图文报道。各大活动线上同步直播,全球共享,直播总曝光量超400万,打造出潮州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茶界盛会和文化盛宴,极大提升了潮州的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每年定期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其中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在我市举办,邀请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潮州工夫茶艺、罗坑红茶制作技艺等省内与茶相关的项目在现场展销,并在昌黎路精心设置了20桌潮州工夫茶台,由我市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潮州工夫茶艺。连续三年举办潮州工夫茶大会,其中,2024年潮州工夫茶大会在广州举办,布展面积2000平米,参展企业66家,现场交易额(含线上)达到1363万元。通过系统宣传活动,潮州凤凰单丛在《2024年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的品牌影响力指数,在全国104家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排名第5位,位列广东茶叶类第一。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积极申报非遗项目,推动技艺保护传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申报,目前,文化和旅游部暂未启动新一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推荐工作。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于2013年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我局将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各项工作,若文化和旅游部启动新一轮申报推荐工作,将按照上级工作要求,推动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等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二)强化品牌宣传推广,提升国际知名度
持续加强品牌管理,跟进“凤凰单丛”品牌商标申请工作;利用好今年底在我市召开的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契机,同步举办潮州工夫茶大会,借助茶文化联结海内外2000多万潮人同胞,通过远赴海外的潮人把茶文化播向世界,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鼓励支持茶企参加国内外大型茶叶展销会、文化交流活动等,展示凤凰单丛茶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提高凤凰单丛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拓展多元销售渠道,优化市场营销策略
引导协会、茶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发出适合市场的凤凰单丛茶产品;推动核心产区设计古茶树统一包装和防伪标识,进一步提高古茶树的识别度,方便消费者购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强对茶农的技术指导。广泛组织和动员农业科技人员、社会人员等力量,依托现有的技术人才培训中心、茶叶科研部门、学校等机构,采取技术培训和科技入户等形式,大力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常规技术和新技术。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茶叶生产、加工培训,加强茶农的专业知识培训。以制茶好手评比、茶艺师、评茶师、茶叶比拼等评比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提升茶叶制作水平。
(四)深挖茶文化内涵,加强文化系统建设
继续挖掘茶文化内涵,跟进做好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的国际申报工作,开展文化遗产价值的普查和挖掘,开设茶学、茶艺专业或专修班,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强对茶叶种植、制作等的农耕文化及工夫茶技艺继承、发展。推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标识元素嵌入产品外包装和相关茶叶展会,进一步提升潮州单丛茶的产品形象和影响力。
(五)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茶旅新业态。
推动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鼓励开展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打造更多的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推动凤凰单丛茶产业与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开发文化旅游线路和景点,增强文化体验性。加快茶旅融合,高质量推进凤凰山茶旅走廊建设,做好“茶”的文章,护好“旅”的风景,将自然资源、特色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茶带旅、旅助茶”跨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引导类似南馥、茗馨汇等有一定种植规模的茶企建设融种植、生产、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特色茶庄园,打造研学制茶体验之旅。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传承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
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