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潮州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

2018-01-26 23:33
发布单位:市经信局
【浏览字体:

2017年以来,市经信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着力抓产业转型升级、中小微企业培育、区域品牌提升、园区提质增效、工业节能降耗和“两化”深度融合等六大主要工作,制订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大力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2017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支柱产业、民营工业增势良好,工业投资超额完成目标值,部分先行性指标走势稳定。

一、2017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规上工业平稳增长

2017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13.1亿元,增长6%,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占生产总值(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7.8%和93.7%。

1-12月,全市88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69.7亿元,增长6.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2%)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粤东西北地区第6位,排位比去年提高2位。

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运行态势分析图

图1

(二)区域增速趋于平稳

1-12月,饶平县、湘桥区和枫溪区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76.1亿元、62.6亿元和70.5亿元,分别增长7%、6.7%和8.1%,潮安区增速低于全市平均,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58.4亿元,增长5.8%。

增长趋势方面,下半年来各县区增速趋于平稳。其中,潮安区和饶平县的增速有所放缓;湘桥区增势稳定;枫溪区增速居各县区之首,下半年来保持8%以上的增速。

2017年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运行态势分析图

图2

 

2017年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析图

图3

(三)支柱产业平稳发展

1-12月,我市规上八大行业实现增加值254.7亿元,增长7.3%,拉动规上增长5.1个百分点。

从增加值来看,陶瓷工业保持龙头地位,实现增加值123.2亿元,增长9.3%,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占规上增加值比重为48.4%。

从增速来看,电子工业增速超越不锈钢制品业,居八大行业首位,实现增加值25.1亿元,增长17.1%,比前三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不锈钢制品业增速居第二位,实现增加值23.6亿元,增长16.7%,比前三季度下降4.2个百分点。服装工业和塑料工业全年处于负增长区间,分别下降10.7%和4.5%,降幅分别比前三季度扩大5.8个和1.2个百分点。

从增长趋势来看,服装工业和塑料工业增势低迷,2017年以来一直处于负增长区间,且在年末下降趋势出现扩大。其他六个行业均保持平稳增长,其中,不锈钢制品业和电子工业从下半年以来,增加值增速保持两位数高增长。

2017年八大支柱行业增势分析图

图4

 

2017年八大行业增加值分布图

图5

(四)民营工业贡献突出

民营工业作为我市工业经济的主引擎,在丰富经济形式、提高经济活力、增加财政税收、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1-12月,全市规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261.9亿元,增长7.2%,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0.8%。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9.5%。

(五)技术改造力度加大

1-12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23.4亿元,增长21.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比全市年度目标值高出1.2个百分点。其中,饶平县、湘桥区和枫溪区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分别完成工业投资40.1亿元、29.6亿元和13.4亿元,分别增长53.8%、29%和72.7%;潮安区完成工业投资114.5亿元,增长15.2%。

1-12月,全市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62.8亿元,增长20.9%,占工业投资总额比重为28.1%,完成市年度目标进度的96.6%。其中,饶平县、湘桥区和枫溪区技改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2.7亿元、10.4亿元和9.3亿元,分别增长40.5%、47.1%和41.9%;潮安区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6.3亿元,增长3.6%。

(六)先进制造业占比提高

1-12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9亿元,增长12.6%,增幅比全市平均高6.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8%。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3.4亿元,增长6.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9.8%,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七)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明显

2017年来,我局认真落实《潮州市推进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潮州市产业园区发展“十三五”规划》,修订完善产业园区产业准入目录,不断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1-12月,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一园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1亿元,年度完成率108.1%;规上工业增加值预估为52.1亿元,增速为9.7%;全口径税收增速预估为21.3%。

(八)重工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

1-12月,全市规上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60.4亿元,增长9.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4亿元,下降9.3个百分点,,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8.2亿元,增长9.8%

(九)工业内销增速高于出口

1-12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424.8亿元,增长11.5%,比去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内销产值1213.1亿元,增长14.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85.1%,出口交货值211.7亿元,下降1%,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收窄0.1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效益低迷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5亿元,下降0.7%,比前三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受上游产品价格和用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负担加重,利润总额增势疲弱,增速基本处于负增长。

(二)市场需求不稳定

从2017年我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需求侧指标走势来看,我市制造业内外需求运行态势较为波动,部分企业对市场预期出现偏差,未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2017年以来,服装工业和塑料工业走势低迷,增速一直处于负增长区间。

三、下阶段工业经济运行研判

从整体来看,2017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上半年保持较高增速之后,下半年增长动能开始出现下滑,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多次出现负增长。当前我市工业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传统产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阶段,增长动力逐渐衰减;新兴产业正处于培育阶段,体量和增长动能尚未积聚,仍需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PMI指数来看,2017年以来,我市制造业PMI指数除6、7月外,均处于扩张区间,全年指数平均水平达到51.5,高于去年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相较于去年指数在荣枯线下方反复波动,2017年我市制造业PMI指数走势相对稳健,反映出当前我市制造业稳定发展的态势,并为2018年的平稳开局打下扎实的基础。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接下来,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统计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产业园区)

经济运行监测科           

      2018年1月26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