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其实是由于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被破坏、骨脆性增加,让骨头里面的结构缝隙越来越大,骨骼变得越来越脆弱,并引起驼背、全身疼痛、骨折等情况。
二、哪些人群容易骨质疏松?
绝经期后女性以及大于70岁的老年男性,这两大人群容易有骨质疏松。
除此之外,以下人群同样是骨质疏松易患者:
1、存在不健康生活方式
体力活动少、吸烟、过量饮酒、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钙或维生素D缺乏、高钠饮食、消瘦等。
2、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多种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病及心肺疾病等,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3、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抗病毒药物、部分胃药等都可以引起骨质疏松。
三、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危害呢?
1、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脆性骨折。
2、脆性骨折可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3、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和护理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费用高昂。
四、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建议老年人做到以下几点?
1、生活要有规律,戒烟限酒。
2、不能偏食,要摄入足量的含钙质以及各种维生素的食物,多喝牛奶非常有必要。
3、加强锻炼,平时经常有计划地参加户外活动,如打太极拳、散慢跑等,运动量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定,同时要经常晒太阳。
4、服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一个人每天需求钙的量是1000毫克,而根据我国饮食习惯,每天摄入钙的量是400mg,远远低于正常需求。因此我们建议可适当地服用补钙药物和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