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江深坑国考断面攻坚工程(潮州段)治理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枫江深坑国考断面攻坚工程(潮州段)治理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经五年治理水质达近十年最佳水平
编前语
枫江深坑国考断面达标攻坚工程(潮州段)治理项目是一项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建设好这一项目,既是完善市政设施的民生硬仗,更是修复流域生态的关键行动。当前,潮州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项目,施工人员顶烈日、战风雨抢工期,部门协同严把质量关,各方拧成一股绳,让枫江早日重焕“河畅水清”生机。即日起,潮州日报陆续推出有关枫江流域整治工程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清晨的阳光洒在湘桥区城西街道厦寺一村的巷道上,几位村民正在平整的路面上悠闲散步。“前阵子这里还在施工,门口堆着土,出行不太方便。现在路修好了,走起来舒服多了。”村民的话语中透出对变化的认可。不远处,护南街狭窄的巷道内,小型挖掘机正在灵活作业,工人加紧施工——这是潮州市枫江深坑国考断面达标攻坚工程(潮州段)不断推进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项重大生态治理与民生工程,枫江流域整治不仅关乎水质提升,更直接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与出行。为什么要实施枫江整治?雨污分流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工程目前进展如何?就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向施工单位与相关部门了解最新情况。
据介绍,枫江发源于潮安区登塘镇,全长71公里,我市境内约50公里,覆盖潮安区5镇和湘桥区全区,涉及86.6万常住人口,集雨面积约380平方公里。长期以来,潮州排水采用雨污合流排水制,污水管网不完善,生活污水与雨水混排,在加重污水处理厂负担的同时,污水溢流也致使枫江潮州段长期为劣V类水质。2021年,枫江深坑断面被列为国考断面,其水环境问题被广东省挂牌督办,并纳入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事项,治理任务紧迫而艰巨。
为系统性解决雨污混流、截污空白与溢流污染等问题,我市于2021年2月启动枫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雨污分流为核心,截污为辅,全面推进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收集、分管道输送。雨水经管道直接排入河道,而污水则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从而实现“清水入河、污水进厂”,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质量。
“开展枫江整治,一方面是要消除枫江流域的劣V类水质,让枫江水质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就是要提升周边的人居环境,让这些河道水不再黑、不再臭,为周边的居民提供比较良好的生活环境。”设计单位项目有关负责人说,经过近五年的持续治理,枫江水质已从原来的劣V类提升至V类,达到近十年最佳水平。
工程推进方面,深圳市利源水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驻潮州枫江深坑国考断面达标攻坚工程(潮州段)二期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枫江项目分为枫江一期和二期,其中枫江一期已经完成建设,共建污水管网952公里,雨污分流管网564公里。枫江二期一阶段拟新建污水管网494公里,二阶段拟新建污水管网740公里。截至目前,枫江二期一阶段已累计完成市政污水管网426.97公里,二阶段已累计完成116.54公里,整体工程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雨污分流不只是铺设管道,更是为城市构建新的“循环系统”。该负责人表示,新建污水管道专用于收集生活污水,原有合流管道则作为雨水通道,既减轻污水处理厂压力,也提升雨水排放效率,有助于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工程完工后,将基本实现“污水不入河、雨水不入厂”的治理目标,为潮州筑牢水清岸绿的生态基底。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婕 丁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