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为舟 向“新”而行 做“优”文章 潮州致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现代化产业体系
韩江潮涌,风帆高扬。潮州大地,硕果累累。
今年以来,潮州的跃升之路振奋人心:全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679.74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居全省第4位。
成绩的背后,一股硬核驱动力不可忽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2.9%,增速排名全省第12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2%,增速排名全省第2位。
聚焦“大抓工业产业”,潮州把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突围突破,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贯通起来,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现代轻工业重镇”,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潮食会”上,企业携多款特色产品参展。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春生 摄
在“特”字上下功夫
立足资源优势 谋划产业发展
逐梦深蓝,深水网箱星罗棋布,花鲈育苗成功,“蓝色粮仓”持续扩容;产业园区里,智能设备高速运转,实时跳动着产业脉搏;古城街巷,游人如织,为文旅产业注入蓬勃生机……潮州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突出潮安区“工业强区”、饶平县“临港新城”、湘桥区“中心城区”差异化发展定位,加快建设15个县域特色产业园区。
依托全省最适宜海水育苗的海域资源,饶平县在巩固虾苗、鲍鱼苗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快打造总投资8000万元的万佳省级花鲈良种场建设,2023至2024年,该良种场累计培育花鲈鱼苗约8000万尾,填补省内种苗培育空白,这一突破性成果在2024年、2025年连续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初见成效是潮州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的实践之一。今年以来,潮州持续擦亮“世界美食之都”“中国瓷都”“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金字招牌,成功举办第三届广东(潮州)特色食品产业大会、第三届智能卫浴博览会、首届潮安彩塘不锈钢产业大会。
一场展会能给产业发展带来多大的惊喜?“潮食会”上26.7万人次观展、153.5亿元意向订单的双重突破,刷新展会纪录,彰显出潮州食品产业的蓬勃生机;智能卫浴博览会吸引14万名专业观众进场洽谈,意向订单金额超26亿元;3天时间里,不锈钢产业大会吸引超10万名专业采购商接踵而至,促成意向订单金额33亿元。
与此同时,潮州全域联动深化农文旅融合,释放消费潜力。
让废弃鱼塘化作粼粼水景、以“林下点状供地”模式在林间搭建特色树屋……潮安区归湖镇凤东村成功引进投资额达1亿元的文旅综合体乡村酒店。“今年春节试运营以来,该项目日均客流量超2000人次。通过开设百余茶座、营地游乐园及窑鸡茶咖等餐饮服务,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有力促进凤东村及周边村庄农特产品销售,实现增收。”凤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侨生介绍。
在“新”字上挖潜力
坚持创新驱动 产业提质增效
作为中国领先的核酸分子诊断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凯普生物为何可以越做越“新”?
今年4月,位于潮州大岭山产业园的凯普医学科学园生产基地正式落成。该基地将打造核酸分子全产业链条,带动潮州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聚发展。
“生产基地建成后,我们的产品生产能力是世界级的。”凯普生物首席科学家谢龙旭教授介绍,该现代化基地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日常可满足常规检测试剂年产5000万人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更可快速切换至应急模式,年产能提升至1亿人份。这座生产基地通过供应链系统数字化升级和AI技术,实现从研发到交付的全链路质量闭环。AI技术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更深化了基因数据与临床需求的融合,推动诊断从经验依赖转向科学决策。
凯普医学科学园生产基地的落成投产,是潮州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潮州立足自身基础,积极引导各领域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捷报频传:潮安区入选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潮安区陶瓷产业集群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饶平县入选省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饶平县成为全省首批“光伏+建筑”试点区域……
在“优”字上做文章
创新服务举措 提升服务质效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为产业提供肥沃的成长土壤尤为关键。
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土地资源紧张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普遍难题。潮州在打造“现代轻工业重镇”的过程中,建设用地少、拿地申报难等问题同样困扰广大企业。
“用地需求无法满足发展所需,通过一站式申报办理节省了企业的时间,效率很高,争取早日拿地开工!”近日,广东翔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工业用地“敞开申报”服务专窗办理了工业用地申报业务后连连点赞。
企业不愁没用地,有数有税就有地。潮州建立工业用地“敞开申报”线上+线下双轨服务体系,线下设立服务专窗,线上开通工业用地“敞开申报”网上申报入口,全天候受理工业企业用地申请,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完工即投产”。
聚焦产业发展所需、企业壮大所盼,潮州推出一系列涉企服务举措,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效。
“全程领办”服务力促项目加速落地,市政务和数据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护航产业项目落地。今年5月30日,印发实施《潮州市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筹建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完工即投产”。
在审批时间上,潮州坚持做到“能减则减”,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缩减6类项目审批时限,审批时间压缩率超63%,其中,政府投资类由43个工作日调整为34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类由28个工作日调整为19个工作日。
高质量的产业空间,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万千企业落户潮州、扎根潮州、共享潮州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保障。近两年来,自然资源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各产业园区约2万亩的用地规模,2023-2024年累计报批建设用地约1.66万亩,产业发展空间持续提质拓展,全市产业用地保障更加有力。
记者手记
产业新貌激荡韩江潮
韩江奔涌,见证着潮州大地上产业变革的澎湃浪潮。不论是星罗棋布的深水网箱、还是人声鼎沸的“潮食会”,都传递出一个清晰而有力的信号:潮州正抓住产业这个区域平衡发展的“牛鼻子”,掀起强县促镇带村的火热实践。 特色,是潮州产业突围的密码。从饶平“蓝色粮仓”填补省内花鲈育苗空白,到湘桥古城区游人如织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再到第三届“潮食会”观展人次意向订单创新高——差异化定位下的县域特色产业,如一颗颗明珠镶嵌于潮州产业版图,将一方水土的资源禀赋淬炼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求新,是驱动产业巨轮破浪前行的核心引擎。凯普医学科学园生产基地的落成,其意义远超产能跃升。当“智能制造”与“精准医学”深度融合,AI优化生产、赋能决策的图景,正是新质生产力在潮州加速迸发的生动展示。省食品工业试点县、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荣誉,无不印证着:唯有持续向“新”挖潜,方能在产业竞逐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优,则是滋养企业成长的丰沃土壤。“敞开申报”让企业用地不再望眼欲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力促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审批时限压缩超63%则是对“效率就是生命”的生动诠释。 潮州的实践印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需立足资源禀赋深耕特色,亦须勇立潮头拥抱创新,更离不开服务效能的“阳光雨露”。这向荣的产业新貌,恰是韩江大地上振奋人心的春潮序曲。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宗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