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构建“保护-活化-发展”三位一体模式 古建保护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

2025-08-05 09:29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近年来,潮安区抢抓“百千万工程”机遇,在保护传承乡村古建筑资源、发挥“文物+”“祠堂+”赋能乡村振兴效应、继承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构建“保护-活化-发展”三位一体模式,探索出古建筑保护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创新实践。

  潮安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开展文物修缮与活化利用工作,建立“国保-省保-市保”三级修缮机制,用“绣花功夫”让文物建筑焕发新生机。该区投入420余万元对龙湖古寨建筑群中的阿婆祠、方伯第进行修缮,同时将方伯第、许氏宗祠、阿婆祠等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全力做好古寨沿街10处古建筑危房修缮,改建龙湖非遗展览馆,修缮龙湖书院,有效延续古寨整体历史真实性和文化完整性。

  据龙湖镇党委副书记黄峰介绍,龙湖以“整体保护+盘活利用”推进古建筑保护利用,服务“百千万工程”。一是整体修缮龙湖古寨AAA级景区及省级文物;二是依托古寨风貌,修复150间商铺,打造文化+旅游+商业业态,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4000万元。

  据了解,潮安区还投入1200万元专项启动资金,全面实施“百家修百厝(祠)”行动,广泛发动社会人士、海外侨胞等社会力量捐资捐款,修复祖祠,凝聚乡愁。目前已完成彩塘镇从熙公祠、古巷镇象埔寨松轩公祠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作,以宗祠修缮带动周边环境整体提升;此外,该区将龙湖镇鹳巢乡五世祖祠和大夫家庙两座祖祠进行修复,打造为家教家风实践基地,以传统文化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龙湖镇鹳巢李氏以38座宗祠为纽带成立鹳巢传统文化促进会,并建立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促进会筹集社会资金60多万元修整翻新两座历史悠久的祖祠——五世祖祠与大夫家庙,俗称南北祠,内设粤书吧,配备图书、电脑、智能设备,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改善村貌;同时设立调解委,在祠堂化解邻里纠纷、开展普法。”鹳巢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李楷瀚说。    

  (林宗楷 安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