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区健全三级共建机制 美丽圩镇建设按下“快进键”
潮安区健全三级共建机制
美丽圩镇建设按下“快进键”
在潮安区枫溪镇枫溪广场,曾经斑驳的墙面、杂乱的店招和锈迹斑斑的空调外机已不见踪影。如今,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统一的米灰与浅黄色建筑外立面,店招风格协调美观,空调外机被深灰格栅规整包裹……这些变化的背后,得益于潮安区探索实践的“央企助力优先、重点企业参与、本地企业跟进”三级共建机制高效运转。
枫溪镇护堤路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后面貌焕然一新。安融 摄
面对体量大、技术要求高的“硬骨头”项目,央企以资源整合率先破题。在枫溪广场至如意路口建筑立面提升项目中,中铁十八局创新采用“集中化打造、模块化预制、分段式施工”方案,通过将店招、空调罩等大量构件在工厂预先标准化生产,再运到现场直接装配,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实现75天高效完成100多栋建筑立面改造,刷新同类工程速度纪录。同时,项目还实施“白+黑”错峰作业,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商户和交通的影响。如今,这条街道面貌一新,整洁有序,成为街区更新的样板。
高铁潮汕站周边升级改造工程,同样彰显了央企速度。中铁十九局将10万平方米的施工区域精细划分为18个网格单元,每个单元由专人负责,确保问题即时响应。同时,引入环保的温拌沥青技术降低碳排放。项目自2024年8月启动,12月完工,短短4个月时间便完成5条主干道10万平方米的升级改造,修复路面1.73万平方米,车辆通行效率提升40%。
对于需要精细化设计、专业化运营的项目,实力雄厚的重点企业精准介入。凤塘镇书图村,曾经困扰村民20年的废弃低洼积水地,在广东建工潮投建设有限公司的公益性帮扶下,通过铺设7800平方米透水砖、1100平方米草皮,整治48米灌溉渠,设置15块党建文化墙等举措,实现了华丽转身。如今,卫生死角成为绿草如茵、步道纵横的党建文化公园,年均举办红色教育超过30场,村民文化活动参与率也从改造前的约15%大幅跃升至65%,成为凝聚人心、滋养精神的活力新空间,并成功入选2023年广东省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范例名单。
美丽圩镇的长效维系,更需本地企业深耕细作。2024年,潮州市恒基投资有限公司投入162万元,实施枫溪镇护堤路绿化提升工程,以“去杂乱、补短板、增色彩”策略,迁移杂乱乔木502株,新植火焰木、羊蹄甲等乡土树种310株,铺设耐旱大叶油草1.3万平方米。现在,这条4.7公里长的道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带令人心旷神怡。环境改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护堤路风险交通事故率下降55%;科学选用的耐旱植物和透水理念,年节水达1.2万吨,绿化养护成本降低30%。“明显感觉路过的人多了,客流量增加了四分之一,每天的营业额提升10%到15%。”当地一位商铺经营者道出了环境改善带来的红利。
从央企集中攻坚重大基建树立标杆,到重点企业专业运营激活特色空间,再到本地企业精耕细作管护长效,潮安区的“三级共建”机制环环相扣,有效破解了资金、技术、长效管理等难题,汇聚起建设美丽圩镇的强大合力。环环相扣的“三级联动”,既跑出了“潮安速度”,更传递了“潮安温度”。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