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桐家庭:讲好“侨”故事 书写好家风
潮安区清晖楼侨批文化馆馆长许广桐与其妻子许湘容相濡以沫近30年,他们一家在文化传播的道路上不断耕耘,获评2024年潮州市“最美家庭”。
许广桐家庭阅读氛围浓厚。 受访者供
建文化馆弘扬侨批文化
精致的“过番”红头船墙绘、写着“番批”“番畔钱”字样的油纸灯笼、各种样式的“猪仔钱”……在潮安区彩塘镇的侨批文化馆,平安批、水客批等实物侨批在陈列柜中闪烁着历史的光芒。
韩江出海,侨批回乡。“我出生在侨眷家庭,家族在海外的华侨众多,送番批阿伯的自行车铃声、收番批成为我儿时的特殊记忆。”对许广桐来说,一封侨批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书法艺术品,更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2021年6月,许广桐到汕头调研,在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看到丰富的侨批展示,许广桐也有了在潮州也创建一个侨批文化馆的念头。
“展出侨批目的就是宣传、弘扬、保护,我想翔实地介绍侨批的发展史,让更多人了解它。”许广桐不断收集侨批及相关资料,并获得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名誉馆长林庆熙和广东省作协会员施少鹏老师的帮助。
两年后,在潮安区各相关单位和潮汕侨批研究专家的支持下,潮州市首个以侨批为主题的文化馆——清晖楼侨批文化馆顺利建成,并于2024年3月1日正式开馆。
500多平方米的侨批文化馆,立足大潮汕,重点突出潮州先侨“过番”的历史,汇聚了2000多件侨批原件,设置历史背景、递送运作、传递美德、特殊贡献、记忆遗产、名人评价、时代印记七个展区,为公众搭建起一个深入了解侨批历史和文化的交流平台。
为了方便参观者了解侨批背后的故事,许广桐精心挑选了60封有一定代表性的侨批,以原件、录文和简释形式进行重点介绍,反映海外潮人重情义、重教育、重传承的品德。
言传身教传承优良家风
许广桐夫妇坚持以德立世,树立和遵循“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的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贯穿于自己的事业和对孩子的教育之中。
“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每年我家过年的对联都是‘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声还是读书’。”受父亲影响,许广桐把“崇德尚贤,弘道养正”作为家风,要求儿子践行。
许广桐说:“孩子小时候,我教育他们要诚实、正直、善良,因为这是做人的基本素养。孩子长大步入社会了,需要承担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我对他们的要求也更严格了,‘责任担当、感恩奉献’是我对他们的要求。”
许广桐的大儿子许泽涛去年回到家乡,担任侨批文化馆副馆长,负责整理侨批文件和资料,以及文创设计和研学交流活动。他希望可以把侨批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侨批、了解侨批。小儿子许泽鹏还在读研究生,他表示:“我想用所学回馈社会,也想成为让父母值得骄傲的孩子。”
在家庭生活中,许广桐与妻子许湘容分工明确、互相支持。许广桐专注于事业,许湘容则承担了大部分家务,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把家人的生活安排好。“我跟老公一起操持家庭,把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许湘容说。
以身作则、互敬互爱,许广桐一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