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群家庭:守护文化根脉 传递万家温情

2025-07-08 09:37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在饶平县柘林镇大城所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丈夫陈焕群是扎根乡村的小学教师,同时担任大城所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妻子陈燕华勤劳质朴,是促进会的骨干志愿者;儿子陈鸿凯心系家乡,带动大学生返乡投身公益。他们秉持“守护文化根脉,传递人间温情”的家训,父母示范,子女传承,并与社群进行联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超1.6万小时,带动2000余人参与公益,获评“潮州好人”及市县“最美家庭”。


20518_b4e81f47-2b22-443a-900d-6a94702d7d51_l.jpg

陈焕群一家。 受访者供


  倡议成立志愿团体

  守护家乡文化根脉

  饶平县的大城所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是明清海防军事重地,同时也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过去,这座古城常常遭遇人为或自然损伤。“我小时候常常看见古城墙的部分砖石被拆去砌房。”陈焕群为此深感痛心,渐渐地,守护文化根脉的种子在他心中扎根。2018年,趁学校开展志愿者注册活动的契机,他向志同道合者发出倡议:组织志愿团体保护家乡历史文化。2019年,饶平县大城所传统文化促进会成立。同年的第五届游旱龙活动上,这支新生的志愿团队首次亮相活动现场。他们组织超100名志愿者全程参与这项文化活动,志愿者们维持秩序、保障后勤的身影,被媒体称为“大城所的一抹志愿红”。

  这支志在守护乡愁的队伍,在日后的风雨考验中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与担当精神。2020年疫情发生后,陈焕群带领团队迅速响应。疫情期间,他们一共组织3000余人次投身防疫战场,募捐超10万元支持抗疫。在疫情导致饶北柑橘严重滞销时,他们又联合文明办发起助农义卖,最终成功售出5万斤滞销农产品。

  夫妻示范带动子女传承

  社群联动点亮万家温情

  陈焕群的妻子陈燕华是团队公认的“后勤基石”,她发起的“爱心一杯水”行动成为温暖品牌。每年5月20日至9月20日,用大水桶煮制凉茶,全天向群众开放服务。每当促进会举办大型活动,她便组织人手,将“爱心一杯水”的小摊子搬到活动现场,为参与者送上暖心的服务。四年来,“爱心一杯水”行动已累计服务户外工作者12万人次。

  这份坚持如细雨润物,悄然滋养着下一代,儿子陈鸿凯也加入公益行动。大学寒暑假,从扛起相机记录公益瞬间到活动策划者,他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带动返乡大学生群体创新公益形式。2021年,这群年轻人开展了名为“小小传承人”的非遗课堂,教孩子们制作古屋纸模、“游旱龙”手工,迄今已培养200余名小传承人。

  以文旅构想筑巢引凤

  搭建青年返乡桥梁

  目睹年轻人因生计外出打工、大城所古城面临“空心化”危机,陈焕群心想:“若家门口就有就业机会,谁愿背井离乡?”陈焕群一直在探寻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如今,随着大城所成功申报国家级3A景区和特色文旅村,他借机为村民拓展就业途径:计划培训留守妇女担任导游,既增收又能照顾家庭;开设公益工艺班传授书法、竹编等技艺,守护文化根脉;依托青少年研学公益活动,组织志愿者讲述大城所故事。

  从清除古城墙一块小广告的执着,到义卖五万斤柑橘的担当;从“用大水桶煮”凉茶的坚持,到“家门口做志愿”的传承——陈焕群家庭用光阴证明,当千家万户的点滴善意汇聚,便是唤醒古城新生、助力乡村振兴最深沉的力量。这座见证陈焕群“长大”的明代古城,也正默默见证着一个普通家庭用爱与行动书写的人生答卷。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翁烨凰)



附件: